我的《“笔杆子”碎语》一书,从3月37日动笔,至6月4日,初稿已经完成,计用70天时间(除去两次出差无法写作,实际不到两个月),写了119篇文章,总算松了一口气。 这本书所写的文章,大部分已经挂在老秘网上,个别文章由于主要内容过去博客已有,就没有在网上挂。 关于这本书的名字,老秘网 站长建议改名为《“笔杆子”是怎样炼成的》,我看也很好,等正式出版时酌定。 下一步,本书到了精雕细刻的环节,本书的文章及其有关内容可能有增减。为了修改好这本书,希望读者继续给我以帮助,在进一步阅读文章的同时,提出修改意见,以便帮助我减少失误,把本书编好。 为了帮助读者总体把握这本书,我把本书目前的总目录附后,也请读者从框架上帮我把关。 附: 《"笔杆子"碎语》目录 前言 第一篇 笔中苦 文字常伴度年华 结缘“笔杆子”之源 我的"笔杆子"履历诗 "笔杆子"的五大苦衷 “笔杆子”应该有“三不怕”精神 “笔杆子”们有“四怕” "笔杆子"的"三大法宝" “爬格子”与“进围城” 我的"笔杆子"八喻诗 我的杂文"武松打猫"的牢骚 笔杆子形象堪笑痴 顺口溜道出"笔杆子"的苦辛 文字工作也有工程——"桌面工程" 能熬夜是真本领,能睡觉是真功夫 在"受批判"中成长起来 多干活的总是多受批评的 烟扯思路酒助兴一一写材料养出的坏毛病 吃什么拉什么的可怜同事 英年早逝的可悲同事 回味生悲的“大帅”领导 一位同业者的泪水 "我跳出来了,你跳进去了" 从白宫第一笔杆子辞职说开去 第二篇 笔中悟 "笔杆子"应该是个杂家 "笔杆子"的“四懂三会” 思路是材料的一半 什么叫做好思路? 思路从何而来? 框架先于文字起草 构思就是理思路、搭框架 先有素材还是先有思路、框架 立意是灵魂,思路是“菜单” 要善于捕捉灵感 “笔杆子”要有悟性 笔杆子应具有慧眼独到的本领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