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挺幸运,大学毕业竟然后考取了公务员,在某局局机关工作,而且被局长指定在秘书科林科长手下当助手。林科长是什么人?人家是我20年前的校友,中文系毕业的高材生,他写的文章在省级晚报开了专栏,让我有一种高山仰止的感觉。 几个月后,林科长交给我一个任务:写一篇本单位的季度小结。他把一些材料和写作要点一一告诉我。 嘿!对我来说,这还不是小菜一碟?我只用了半天时间就顺利完成了。我把小结交给了林科长。他仔细看过之后,表扬说:“不错,写得很到位。不过,我作了小小的改动。你打印好了直接送局长。” 接过小结一看,林科长把我文中的“疑惑”改作“迷惑”。经过我仔细推敲,“疑惑”用在这里远比“迷惑”更贴切。我真想把它改回原样。可是,继而一想,林科长是过来人,一定有他改动的道理。 文章改好后,我打印出来,交给了局长。 下午,局长把我叫去,笑着对我说:“你写的第一个材料就很不错,这说明我们要你这个大学生没要错。”稍停,局长话锋一转:“不过,有个别词你用得还不够准确,比如有‘迷惑’这个词,我认为,用‘疑惑’更加妥当一些,你以为呢?”我心中不由“咯登”一下,这都是林科长改的,我本来就是用“疑惑”的。可是,这话又不便实话实说。我只好顺水推舟地说:“局长说得对极了,当时我也拿不准,本来就想向您请教的。”我故意装作不好意思的样子搔搔后脑,“可是,上午拿来时我又忘了。” 局长极其和霭地拍了拍我的肩膀:“你明白就好,文章是边写边好、边改边好的。行,你就按我说的意思去修改一下吧。” 这事我没向林科长汇报,以免他难堪。 一个月后,又先后发生两起类似的事情:经林科长修改的文稿,结果又全被局长纠正过来。我都成了“梅白劳”。我真不明白:林科长为什么非要把好端端的文字改成病句?叫人费猜想。 这天,我见林科长心情挺好,就主动地把前几次“修改文稿”的事情和盘托出,我疑惑地问道:“您好像是故意把文章改错?” 林科长平静地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尊。你知道局长的底子么?他原来是开小车的,坐小车的领导让他到党校混了一张大学文凭,领导上调时就给他转了干、升了职。如果你的材料写得天衣无缝,一个字都不能改动,那么,我们的局长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我服了:生姜还是老的辣! 338000 江西省新余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科 梅承鼎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