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下来不可作幌子 山东武城 梁 峰 时下,各地各部门大力提倡讲短话、开短会、写短文,以此改会风、转作风。对此,干部欢迎,百姓称赞。 讲短话、开短会、写短文,其出发点在于杜绝文风的“假大空”,落脚点在于促使干部形成务实工作作风,本质在于杜绝形式主义,根治形象工程,可谓好处多多。然而,工作中有些党员干部却以“短”为幌子,要么偷懒不干事,要么迎合乱做事:有的为了“短”,不切实际的压缩,削足适履式的删减,以致一些部署的工作,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最终事半功倍,效果不佳;有的是拿“短”作挡箭牌,该安排的工作不安排,该开展的工作不开展,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凡此种种,有违“短”的初衷,背离了“简”的本意,最终不仅不能改文风、转作风,反而会滋生另一种形式主义,助长不良风气。 莫以“短”作幌子,一方面,对于党员干部来说,要多做“实功”,少念“虚经”,开展工作要以“实”为准则,以“民”为标尺,自然话讲起来短、会开起来简。另一方面,要加大制度约束,建立健全干部考核制度,干部考核不仅看“评时”,更要看“平时”;不仅要看眼前GDP、看增量,还要看长远,看做出的实绩是否经得起实践检验、群众评判、历史考验。同时,还要加大对那些拿着“短”作幌子,在工作中偷奸耍滑者的惩处力度,让实干者真正得好处,以此形成树新风、刹歪风的正能量。 学会管“理” 云南师宗 李炳孝 作为一名基层干部,要能在基层有所作为,造福一方群众,就要具备基层管理能力。管理,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要管“理”,让有理者“走遍天下”,让无理者“寸步难行”。对找到自己反映问题、表达诉求、寻求帮助的群众,基层干部一定要热情周到,答之有理。在处理群众之间出现的矛盾纠纷时,不能够“玩太极”,推来滑去,拖着哄着,今天找让明天来,明天来说再等等;也不能“和稀泥”,各打五十大板完事。更不能混淆是非,颠倒黑白,欺软怕硬,助纣为虐,寒了老百姓的心,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当然,对一些无中生有,无理却要强词夺理的人,对一些明显不符合政策规定的不合理要求,对一些早已经依法合理处理完结的问题,还在到处乱**的,基层干部也要有“做泥鳅就不怕泥巴糊眼睛”的勇气,敢于坚持原则,善于说服教育,以法律为准绳,以事实为依据,教育疏导,讲明道理,不能够听之任之、放任自流。 管理是一门大学问,基层干部要学会并善于管“理”,首先要勤学“理”,做到脑中有政策,见事“心不慌”;再者要明法“理”,做到心中有底气,断事“有规矩”;此外还要善讲“理”,做到说话有分量,遇事“摆得平”。 “牵头”莫成“独办” 重庆江北 张道德 时下,一些地方不管是开展一项重要工作、举办一项重大活动,或是解决一个重点问题,总之是难以对付的、一个单位无法完成的,都会召集相关部门开会研究,明确一个牵头单位,以及多个协办单位。 值得注意的是,时常只见牵头单位在发力,大多协办单位只是“袖手旁观”,或是安排一点做一点,甚至敷衍了事。如此这般,“牵头”就成了“独办”。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觉得,我们只是协办,不好发力;有的觉得,干得好荣誉给牵头单位,干得不好板子也打不到我们头上,不愿发力;还有的没有深入研究、把握要领,不会发力,等等。 这种现象的存在,产生的负面效应不小。首先,既然让多个单位来完成这项工作,说明一个单位难以做好,如果牵个头就成了咱的事,独自承担所有工作,其结果大家可想而知。其次,如若让这股风气继续吹下去,大家就会“心知肚明”,谁牵头、谁负责,到头来谁也不愿牵头。最后,这也不利于团结,这次我牵头你不“帮衬”,心里就会有“疙瘩”,下次我也不会支持你。 当然,也有些牵头单位太过“强势”,凡事都想抓在自己手里,不经过协办单位,最终成了“独办”。不管是哪种原因,决不能让这种现象继续蔓延下去。要加强团结意识教育,让大家看重团结、精诚合作。牵头单位要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制定方案、分配任务、时刻督促,统筹协调好各项工作。协办单位不能把自己当“局外人”,而要不折不扣完成牵头单位交办的事。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