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0

官多“兵”少为哪般(读者论坛)

摘要:   短下来不可作幌子  山东武城 梁 峰  时下,各地各部门大力提倡讲短话、开短会、写短文,以此改会风、转作风。对此,干部欢迎,百姓称赞。  讲短话、开短会、写短文,其出发点在于杜绝文风的“假大空”,落 ...
文稿修改演播室


大小金凤喜相逢(青年驿站)

马金凤
《 人民日报 》( 2013年07月02日   19 版)
 
 
 
  在豫西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看看马金凤,一辈子不生病。”说的就是豫剧表演艺术家马金凤。“你也叫马金凤?你和豫剧大师重名?”这是很多人和我初次见面的第一反应。“她怎么这么受欢迎?有机会我一定要见见她。”纯真的梦想开始在我内心生根发芽。
  今年4月,得知91岁高龄的马金凤要来洛阳参加牡丹文化节,正在洛阳师范学院读大二的我,血液沸腾了。我一定要见到她!积攒了21年的梦想在我身上爆发,和马老助理联系,搜集马老资料,写采访提纲……近一个月的努力,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叩开家门,马老从房间缓步走出迎接。只见她穿一身红色外套,笑容纯真灿烂,宛如一朵怒放的红牡丹。客厅里,她拉起我的手,对话如同与家人唠家常。
  很有意思的是,我俩的话题是围绕着“梦”这个主题展开的。马老告诉我,从小在饥寒交迫中流浪的她,最大的梦想就是“国家富强、安宁,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她最恨那些祸国殃民的奸贼。一次在郑州演出时,一个汉奸指名要叫她去他家里唱堂会。在演唱《二度梅》中“骂相”一折,原戏词是“骂一声芦杞贼你不如禽兽”,她一边手指对方,一边高声唱出“骂一声芦杞贼你这汉奸走狗”。汉奸大怒,顺手抓一把壶砸过来,在一片混乱中,她总算安全脱险。听着这如同电影情节般的故事,我惊呆了。可是马老却很平静。
  戏,已经融化进了马老的血液里,成为她毕生追求的艺术梦。谈话间,她的女儿告诉我,6年前马老做了一次大手术,记忆力损害特别大,连自己孩子都不认得。“专门请神经科医生来会诊,大夫问你的戏词还记得不?结果她当场给大夫唱了一段豫剧,一句戏词没落下!”说到这,马老有点不好意思, “啥都忘,就戏词不能忘。”
  就在对戏曲的痴迷中,马老又一次创造了奇迹,她不仅顽强地站起来,还回到了舞台上。现在,年过九旬的马老一点也闲不住,马老女儿既自豪又心疼地说,来家里学戏的戏迷、学生很难拒绝,“妈妈还担任着中国戏曲学院的荣誉教授,经常去给他们上课哩。”
  “不能吃饱了啥都不想了。”马老说,能在艺术方面给他们些指点,帮助他们少走弯路,就是自己最大的福气。问起她现在还有什么梦想,马老眼里放出光芒:“现在我们几个老姐妹就剩下我一个了,如果国家需要我对年轻人在戏曲方面说点什么,我得有思想准备。”
  “爱祖国、爱艺术、爱生活”,依依不舍告别马老,回望和自己同名同姓比我整整大70岁的表演艺术家,我佩服、敬仰甚至深感惭愧。因为热爱,她的人生如此多彩。“90后”的她仍不知疲倦地在传承戏曲艺术。而我这个真正的“90后”,怎可以不奋然前行? “青年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如果能像马老一样痴迷自己的挚爱并奋斗下去,那我还有什么梦不能实现呢?我要向马老学习,无论遇到多大困难,都不要停止追求梦想的脚步,我的梦想定会照进现实。
一群年轻人,把对未知的探索融入基因,用技术使生活有趣,让事业生长——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说点什么...

已有0条评论

最新评论...

本文作者
2013-7-9 12:11
  • 4
    粉丝
  • 918
    阅读
  • 0
    回复
作者其他文章
资讯幻灯片
热门评论
热门专题
排行榜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