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的细节最感人 中方县第一中学 杨自西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微胖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着桔子走……”读过《背影》的同学,对上面这段“买桔子”的描写一定感受很深,这是因为朱自清先生以典型的细节描写给我们展现了一个爱子至深的父亲形象。 细节描写也就是对人物的某些细小的行为、举止或一些细小事情的描写。一个典型的细节描写,可以深刻地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魏巍在《我的老师》中这样写道:“教鞭好象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落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这一细节使一个对孩子赋有一片爱心的好老师跃然纸上。 那么,如何才能写好典型的细节呢? 首先,细节要真实。某同学在描写他妈妈(一个不识字的农民)教育他要认真学习时这样写:“好了,好了,武打片没什么看头,情节基本上是虚构和夸张的,一般比较庸俗,没有什么艺术价值。”老师在讲评这一段话时,同学们都笑了:这哪象一个不识字的农民说的话,分明是文艺爱好者的语言。可见,细节要是不真实,就失去了文章的感染力。 其次,细节要典型。在表现人物的诸多内容里,应选择最富有表现力的动作、语言、肖像、心理等来描写。屠格涅夫曾说:“谁要是写出全部细节,那就失败了;必须把握一些有代表性的细节。”《故乡》中写杨二嫂:“园规一面愤愤地转回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这一细节,入木三分地刻划出一个泼辣、自私的小市民形象。 此外,细节还要有独创性。《变色龙》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席加洛夫将军?哦!……叶尔德林,帮我把大衣脱下来……真要命,天这么热,看样子多半要下雨了……”创造性地利用了“脱大衣”这一细节,把奥楚蔑洛夫内心恐慌,却又强作镇定的窘态刻划得惟妙惟肖。 要写好细节,应注意到生活中去收集那些具有深刻意义的人物动语言、肖像、心理等素材,经过挑选、加工、整理,使之新颖、生动、富有表现力。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写出感人的好细节。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