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怎样搞好综合分析 要以多元思考的方法搞好调研资料的分析研究。多侧面、多角度、多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养成“由宏观到微观”、“由表及里”、“由些及彼”的思考习惯,有效分析处理各种事情之间的“大小关系”、“因果关系”与“阶层关系”。为了破除“常识”与“成见”,可以采取“脑力激荡”的方法,让各种点子、各种见解尽量说出来,整理后择优借鉴。 4、怎样撰写调研报告 要针对不同类型调研课题,采取不同的写法形成调研报告。⑴重点工作的调研报告,其写法包括主要成效、存在问题、对策措施。⑵突出问题的调研报告,其写法包括突出问题的危害、解决问题的方法、工作见到的成效。⑶典型经验的调研报告,其写法包括个性特点、具体做法、借鉴意义。具体写作过程大体涵盖四个环节: 一是标题点明主题。大体有两种写法。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即“关于××××的调研报告”;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要求画龙点睛,准确揭示调研报告的主题思想,做到题文相符;高度概括,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二是前言概括要点。前言需要画龙点睛,精练概括,直切主题。一般写法:(1)在前言中写为什么进行调研,写明调研的起因目的、时间地点、对象范围、经过方法,人员组成等调研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2)在前言中写怎样进行调研,写明调研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特点、存在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思想和主要观点来;(3)在前言中先写出调研的结论,直接概括出调研的结果,如肯定做法、突出导向、提示影响、说明内容等。 三是主体具体详实。调研报告的主体部分,是调研报告的核心部分,这部分应详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问题和结论。重点要写清:了解到的基本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具体的经验做法;提出的对策建议。可以用概括性或提示性的标题,突出调研报告的中心思想。 四是结尾提出对策。提出指导工作、解决问题或宣传推广的对策、措施、建议,或形成可行性方案。 5、怎样促进成果转化 (1)列为硬性任务。将开展调查研究列为日常工作的硬性任务,并将调研情况和调研成果数量与质量纳入工作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这是形成工作机制的基础条件。(2)健全评选机制。建立健全调研报告评选机制,定期评出发现问题敏锐、分析问题深刻、解决问题有效的调研报告,对其者进行表彰奖励。(3)促进成果落地。对优秀调研报告,及时组织专题研究讨论,采其精华,结合工作实践,通过出台政策措施、创新制度设计等方式,使调研成果及时“落地”,更好地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三、提升调研能力 1、从业务要求上看:一要加强理论修养。只有理论修养较深的人,才能够把握调研工作的规律,在确定调研课题、分析存在问题、提出对策措施时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抓住本质,切中要害。二是打牢文字功底。撰写高水准、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主要靠勤动笔,勤学苦练,重视培养平时勤动笔的好习惯,时间长了,就会熟能生巧。三要广泛沟通交流。在实施调研工作的全过程,要善于吸收他人的科学思路、调研经验、写作技巧、成果运用等有效做法,这是加快提升自身能力的最佳途径。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