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0

与国税系统办公室秘书谈公文写作

摘要: 能为国税系统各位领导和同志讲一讲公文写作,感到非常荣 幸,同时也感到压力很大,经常在报纸和网上看到我们国税系统 的文章,很规范,很过硬,通过这次来讲课,也深切地体会到市 国税领导对文字综合工作的重视,这是 ...
文稿修改演播室
      能为国税系统各位领导和同志讲一讲公文写作,感到非常荣 幸,同时也感到压力很大,经常在报纸和网上看到我们国税系统 的文章,很规范,很过硬,通过这次来讲课,也深切地体会到市 国税领导对文字综合工作的重视,这是市直机关许多部门做不到 的。我虽然近几年来一直在在从事文字综合工作,但对税务工作 我还不太了解,讲的针对性不一定强,特别是公文写作具有涉及 内容广泛性、文种体式规范性、结构布局多样性、写作方法灵活 性等特点,这就决定了公文写作很难用简短的语言讲清楚。俗话 说“文章千古事,得失自心知”,下面,我仅谈谈近年来从事公文 写作的一点体会,与同志们交流。

首先谈谈我对公文写作重要性的一点认识。


公文自古有之, 几乎贯穿于人类行政活动的始终。一般认为,在我国的夏商时期, 随着奴隶制度国家的出现,便开始有了公文。考古学家在河南省 安阳小屯村发现的甲骨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公务文书。在我国 历史长河中,一文可以兴邦,一文可以衰邦的事例很多。比如, 秦国李斯的《谏逐客令》,改变了他及秦国的命运。秦王政十年, 秦始皇接受宗室大臣的建议,下令驱逐所有外藉人员,李斯闻讯 后,向秦始皇上书《谏逐客令》,全文仅用八百字,就解决了关乎 秦国存亡的大问题。他的名句“泰山不让土壤,方能成其大;河 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至今仍被许多文章引用。还有魏征的 《谏太宗十思书》,被唐太宗放臵案头,常以此自戒;贾谊《治安 策》提出了“众建诸候而少其力”,以此削弱地方诸候的势力,巩 固了当时的中央政权。《过秦论》也被毛主席称为天下第一秦文, 2 等等。


古人曾有这样形容:“笔下有是非曲直,笔下有毁誉忠奸, 笔下有财产万千,笔下有人命关天”,说的也是写文章的重要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机关工作很大程度上是搞文字工作。无论是 上传下达,下情上报、交流情况、推广经验,都离不开文字材料。可以说,机关干部文字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们工作的质量,也反映一个部门的管理水平和管理层次。对一个人来说,公文是 “无领导之位,学领导之能”,是一个人领导才能的储备阶段、整 体素质的提高阶段、政治进步的助推阶段。写作是学习的综合运 用,写作逼你去学习新的知识,逼你去搜集写作资料,逼你思考 并产生灵感。有人比喻,写作是一种即兴的急风骤雨式的“充电” 过程。学习也是一个人政治进步的阶梯。据我的老师原行署秘书 长李荫臣统计,原绥化地区、市县一、二把手有一半以上是当过 秘书或搞过调研的。毛主席曾说过,写作能力是每个干部做好工 作的基础工具。邓小平同志提倡:每个干部都要练笔杆子。尤其 是现在公选、竞争上岗已经成为一种制度,对我们从是公文写作 的年轻人来,练好公文会大有裨益。(举个人例子)。TCL 总裁吴 士宏曾说过,机会永远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她成功的秘诀是 永远先行一步。市党建研究会会长杨荣德说,0.99*0.99 是无穷小,1.01*1.01 是无穷大,10.1 比0.99 只多了0.02,就是说我们每件 事都比别人多做一点,就会抢占先机,就可能为成功奠定基础。


公文写作虽然重要,但实践中,我们感到一些同志在公文写 作上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一是浅,有些同志写材料 就事论事,没有站在更深层次去思考问题,比如,我们国税系统 正在大力推进纳税服务体系建设,我们在写材料时既要体现我们 的创新做法,更要应体现对这项工作组织领导上的高规格,思想 3 认识上的高定位,比如,我们可以说,我们坚持把纳税服务体系 建设作为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税收的重要内容来抓,或我们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以纳税人合理 需求为导向,以信息化为依托,以提高税法遵从度为,全力构建 纳税服务体系,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这样写文章的层次就 高了。二是空,就是文章洋洋洒洒,劲是空话套话,没有典型事 例,没有具体数据,缺乏深入分析,看过后感觉价值不大。有些 文章只要换个名,在很多部门都能用,没有自身特点。三是散, 就是什么都想写,什么都重要,像记流水账一样把东西罗列起来,中心不突出,语言不凝炼,特点不鲜明。四是乱,就是公文逻辑 不严密,缺乏条理,一会儿写这,一会儿写那,上下不衔接,前 后不呼应,甚至文不对题。五是平。就是语言平平,结构平淡, 没有新意,落于俗套。六是误。就是工作粗疏,不细心,有的公 文写错字,别字,有的装错页,有的把时间写错,等等。


针对公 文写作存在的问题,我感到,要写要公文,应做到六个善于: 


一、要写好公文,首先要善于观察和思考。


观察和思考是写 好公文的两大前提。俗话说:耳闻不如目见。据心理学家测算, 人所接受的信息百分之八十是通过视觉进入大脑的。因此,历来 文章大家和科学巨匠,都十分强调观察这一重要环节。革命导师 恩格斯在写《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时,用了21 个月时间到工人栖 身的住宅区去观察和调查,亲眼看到工人的贫困情况。因而,才 无愧的在扉页上注明“根据亲身观察和可靠材料”。作为一个文秘 人员,应该养成“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习惯,善于从领导者 的句里行间中捕捉信息,善于从同志们的交流中发现问题,善于 从基层反映的情况中把握动态,这样才能写出符合领导意图,符 4 合同志的意愿,符合基层实际的文章。比如,我们每年都要写工 作会议材料,我们作为文秘人员,能否把工作成绩写全,把存在 的问题写准,把要解决的问题写透,离不开我们平时的细心观察 和思考。我们应该学学古代的一位裁缝,据说明朝嘉靖年间,皇 宫附近有一位专门为达官贵人做衣服的裁缝,凡是经他亲手裁制 的衣服,长短肥瘦非常合体。有人问他有什么窍门?裁缝回答说: “根据我这么多年的观察,发现年轻相公出任高职时心高气盛, 走路时往往是挺胸抬头,所以裁衣时就要后短前长;做官七八载, 心气渐渐平和了,走起路来身正腰直,衣服应当前后一般长短; 当官久了,即将离任,则内心往往郁郁不振,走路时往往低头弯 腰,做衣服就应前短后长。如果对做衣服的人官职年龄都不清楚, 怎么能裁出称心的衣服呢。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善观察, 深感悟,就不会人云亦云,而有真知灼见,就不会老生常谈,而 有独道见解。所以漫画家华君武嘱告写作者要创作不要“跟作”。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说点什么...

已有0条评论

最新评论...

本文作者
2013-7-25 01:45
  • 4
    粉丝
  • 2516
    阅读
  • 0
    回复
作者其他文章
资讯幻灯片
热门评论
热门专题
排行榜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