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精确地选择词语。汉语词汇有一个很鲜明的特点就 是同义词、近义词多。特别是近义词,有的多达十几个。但在特 定的语言环境中,表达某一个概念通常只有一个词语是最准确的。比如,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 领导”。这里提出的“改善”一词,与其相仿的近义词不少,如“改 良”、“改进”、“改正”、“改革”、“改造”等,仔细推敲,“改善” 13 一词恰到好处。最近,我们读李瑞环同志《学哲学 用哲学》一书,其中有一段话可堪称用词准确的范例。他说:“当前,大多数同志 都在抓紧时间努力学习工作,但不可否认仍然存在着许多不珍惜 时间的现象。大量的宝贵时间或消耗在人浮于世、互相扯皮中, 或浪费在文山会海、空话套话中,或耽误在无事生非、无畏争论 中,或损失在盲目决策、胡乱指挥中,或荒废在无所用心、无所 事事中,或消磨在灯红酒绿、纸醉金迷中。”大家可以看出这段话,所选用的词语多么贴切。工作扯皮用“消耗”,文山会海用“浪费”, 无谓争论用“耽误”,盲目决策用“损失”,无所用心用“荒废”, 纸醉金迷用“消磨”,每一个词都选用的非常精准。我们从事公文 写作的同志,应很好地学习李瑞环同志精确选词的精神。另外,汉语除了同义词,近义词外,还有其它一些特点。诸 如,语义有轻重之分,如秘密/机密/绝密,前两者语义较轻,后 者语义较重;有范围大小之分,如,意见/办法,前者是使用的范 围较大,后者则比较具体;有褒贬之分,如果果断/武断,保护/ 庇护,前者为褒义词,后者为贬义词,等等。对于这些特点,我 们应认真的辨析词义,了解他们的差异,掌握他们的用法,以便 准确的反映客观事物和人们的思想,做到用的贴切,用的得当。 (二)要多样化选择词语。据我们观察,当前在公文写作中 有一个很大的缺陷是词汇贫乏单调,“千口一词,千篇一律”,严 肃有余,活泼不足。我们知道,汉语词汇是非常丰富的,既有现 代语,又有古语和谚语;既有书面语,又有口头语;即有通用语,又有专用语;既有民族语,又有消化吸收的外来语。因此,在公 文写作中应根据不同文种的要求,选择多样化的词语,使文章富 有文采。可能有的同志读过《共产党宣言》,原来我觉得这篇文章 14 应该是比较郑重和呆板的,但这篇文章却妙语叠出。开卷之句:“一 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在批判反动社会主义时 说:“这此封建贵族们,把无产阶级的乞食袋当做旗臶来挥舞,但 是每当人们跟他们走的时候,却发现他们的臀部带有旧的封建纹 章,于是就哈哈大笑,一哄而散了。”在结尾时又说:“让统治阶 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 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这些话,可以说是哲理与形象 的生动结合,是思想和文采的绝妙搭配,给我们的印象极深。这 就给我们一个很大的启示,写公文应做到既有思想,又有文彩, 使人们不但得到教益,而且受到感染。例如,胡书记在学习十七 届三中全会报告会上讲话中有一段话比较精彩。他说,十七届三 中全会的召开,对于我们建强现代农业来说,是一场“及时雨”; 对于我们保护和调动农民积极性来说,是一颗“定心丸”;对于我 们加快农民致富进程来说,是一把“金钥匙”;对于我们推进改革 发展来说,是一座“政策富矿”,这段话使人听起来既深刻又生动,产生极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因此,我们在写作中,要多选用一 些诸如古语、成语、警语、谚语、口语等词语,力求让词汇丰富 多彩,让文章笔下生花。 (三)要多用体会性语言。体会性语言是指领导干部在公务 活动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切身体会。由于是切身体会,用起词语 来就情真意切,生动感人,给人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刻” 之美。比如,栗战书省长在一次讲话中提出,现在有的欠发达省 份提出“弯道超车”。所谓“弯道超车”就是指具有后发优势的欠 发达地区遭遇经济调整、经济萧条或经济危机,整体经济发展出 现速度放缓或急剧下滑的时候,谁选择好了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15 率先掌握加速的关键和技巧,谁就能够在“弯道”加速进而“超 车”,实现后来居上。要“超车”,至少需要把握好两点:第一, 首先要选择好正确的行进路径,是里侧“抄近路”超,还是外侧 赶超;第二,把握好方向盘,使用好油门和挂挡,利用好刹车。这段形象生动的语言放射出的感染力,比使用那些套话、空话、 虚话高明多了。在税务系统的一些文章中,体会性语言也很常见,仅举几例:⑴皇粮国税,自古有之。马克思曾说,税收是第五天 神,是政府的奶粮。现代人则讲,税收是共和国的血脉,是共和 国大厦的基石。⑵在纳税人眼里,税收不像含情脉脉的少女,更像 铁面无私的硬汉。⑶整个税收征管体系就像是“金字塔”,“为纳 税人服务”是整个“金字塔”的基石,只有提供良好的纳税服务, 才能保证税收征管的有序、平稳运行。⑷税务干部要自觉给爱好 “上把锁”,给交往“设道卡”,真正做到生活中不违规,娱乐中 不越线,交往中不失节,等等。在公文写作中使用这些体会性语 言,生动形象,通俗易懂,极大地提高了公文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