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0

与国税系统办公室秘书谈公文写作

摘要: 能为国税系统各位领导和同志讲一讲公文写作,感到非常荣 幸,同时也感到压力很大,经常在报纸和网上看到我们国税系统 的文章,很规范,很过硬,通过这次来讲课,也深切地体会到市 国税领导对文字综合工作的重视,这是 ...
文稿修改演播室



(四)要善于造句。公文是实用文体,重实贵行,并不要求 都以奇句夺目,但是这绝不是说公文都要板起面孔说话,在不以 词害意的前提下,尽可能用生动形象、简洁有力的语言来描写事 物,阐明道理,讲清问题,更容易发挥公文重实贵行的作用。我 感到,在公文写作中应多用以下三种句。一是短句。公文写作应多组短句,少造长句。因为短句字数 较少,语流较短,短句连用,节奏感强,干脆有力,容易在人们 心目中深打烙印。中国优秀文化精华《论语》被儒家推崇为治国 经典之作。读过《论语》的人都知道,这部精典之作,基本上是 由朴素的短句或短语组成的。我们随便举一个例子:有一位弟子 16 问孔子:老师,怎样才能治理好国家?孔子回答很简单:有三句 就够了:足兵,足食,民信之矣。足兵就是有强大的国防,足食 就是让老百姓丰衣足食,民信就是老百姓对国家有信仰。这三条 语言是简短的,道理却是深刻的,对我们今天治国也有借鉴意义。

公文写作从语言角度来说,凡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成为行为导 向的,也多半是短语和短句。比如,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 工作会议上,讲了四句很有名的话,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 确有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这四句话成为宣传思想工作的总的指导方针。再比如,湖北省国 税局有位领导讲话,提出了税收执法是灵魂,税收征管是主业, 纳税服务是职责,干部队伍是根本,行政管理是保障,执行力是 基础,把新时期国税工作的主要内容概括得十分精辟。以上这些 短句,可以说是言简意赅,掷地有声,振聋发聩。当然,我们强 调用短句,并不是反对长句,为了说明复杂多层次问题,长句也 是需要的,但绝不能过长,过长读起来或听起来容易使人疲劳, 而且还容易把内容冲淡。二是排比句。所谓排比句,就是具有三项或三项以上结构相 似、语意相关的句子或短语连贯使用。本文由老秘网推荐,有人称排比是句子的“集 束炸弹”,是创造文章亮点的“多面手”。我体会,排比句大致可 起到三个作用:⑴说理充分。⑵语意畅达。⑶感情洋溢。比如, 胡世英书记的讲话风格就是善用排比句,大家有时间可以看看他 的讲话或文章,排比句随处可见。仅举他一例子:他在欢迎百余 位在京绥化人回家“圆梦”之旅招待会上的讲话时说,今天我们 欢聚一堂,牵手叙乡情,把盏话桑梓,齐心谋大业,协力促发展。话语之间,大家是乡音末改,乡情依旧,家乡情结日久弥深。这 17 次圆梦之旅,圆了各位家乡人不忘家乡、关注家乡、回馈家乡的 一个夙愿,是一次怀旧之旅、回馈之旅、友谊之旅,更是一次感 动之旅;通过这次圆梦之旅,各位家乡人送来了关爱支持,送来 了指导帮助,送来的鞭策鼓励,送来了动力激励,使我们的手拉 得更紧,使我们的心贴得更近,这必将载入家乡的史册。以上这 段话运用大量的排比句,增加讲话的语言气势,增强了节奏感, 听起来酣畅淋漓,令人振奋。

三是对比句。对比句就是将两个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不同 的两个方面加以对比,使人们在鲜明的对比下,分清事物的是非、 善恶、轻重、缓急,从而收到良好的表达效果。例如,老子在二 千多年前就说过“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唐朝人魏征说过: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如泰 山,或轻如鸿毛”。以上这些例子,都是用正反对比的短语组成的 句子。比如,我们去年写了一篇案件工作文章时,在分析查办案 件的形势时,就运用了对比句来立题,写了五个并存:一是坚决 惩治fubai与对查办案件有所放松并存。二是反fubai总体形势好转 与一些领域fubai现象易发多发并存。三是旧的违纪违法问题与新 情况新问题并存。四是一般性案件与疑难复杂案件并存。五是大 案要案与损害群众利益案件并存。通过正反义词构成的句子,表 面上互相矛盾,互相对立,实际上是有机联系在一起,表达一个 更深刻的思想,给人以启迪,又赋有哲理。

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 在使用对比句子中,必须注意正反两个方面必须是有一定的联系,而在本质上又完全相反或相对的两种事物。也就是说,一定要注 意可比性,这样才能发挥对比句子的威力。另外,我们在造句中, 还应注意使用设问句、祈使句和新句,由于时间关系,在这里我 18 就不一一介绍了。四、要写好公文,要善于引经据典。中国历史上无论古代还 是当代,名篇佳作浩如烟海,其中不乏许多古语名句,恰当的引 用这些古语名句,不仅能使文章内容丰富多彩,而且犹如“灵丹 一粒,点铁成金”,使通篇增色生辉。比如,毛主席可以说是旁征 博引的典范。在他的文章中,到处可见他引经据典之处。温家宝 总理也是个用典高手。有人写了一篇文章叫“温总理引经据典, 彰显文化底蕴”,说的是温家宝在讲话时,从中国古代的诗词,民 间流传的典故,再到国外的文化典籍,温总理顺手拈来又自然天 成,显示了他深厚的人文素养。比如,他在“两会”期间记者问 时,当问他怎样做好今后政府工作时,他引用了“雄关漫道真如 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和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 求索”,在谈到台湾问题上,他引用了丘逢甲写的“春愁难遣强看 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大家 有时间可以看看《温总理与文学艺术家的谈话》这篇文章(网上 就有),温总理用了大量的引证,博古通今,堪称一部典范之作。比如,他说:前不久,访问欧洲前,我接受欧洲几大媒体记者的 采访。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说点什么...

已有0条评论

最新评论...

本文作者
2013-7-25 01:45
  • 4
    粉丝
  • 2517
    阅读
  • 0
    回复
作者其他文章
资讯幻灯片
热门评论
热门专题
排行榜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