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向上协调原则 向上协调怎么协调?有如下几个小原则:第一是尊重而不恭维;第二是服从而不盲从;第三是亲近而不庸俗。这是对上级的,比如说副职对正职,下级对上级,下级单位对上级单位,班子成员之间,市长和副市长、区长和副区长、乡长和副乡长都有职位上的要求,这之间就存在上下级的关系。上下级的关系其实在沟通协调当中最敏感、最突出的关系。 下级如果在沟通当中掌握不好,向上协调的原则把握不好,可能会影响效果。比如说尊重而不恭维。其实领导从心里来讲都希望下级尊重自己,但是我们发现,有很多人把尊重变成了恭维,各种阿谀奉承之词不绝于耳,在各种场合下,领导说什么下面都说说的好,说的对,说的有道理,领导的水平就是高。恰恰相反,许多领导对这些话听起来很难受,他迫切需要下级对他说真心话,真心话就是对领导的最大尊重。 服从而不盲从,真正有价值的下属往往是能够敢于直言的人。比如说中国古代皇帝下面都有谏官,刘邦的那些谋士,他们都是很正直很善于给他的领导提供各种有效建议、对策的人,这些人往往在服从当中有风险,领导提出的合理性和现实性。如果只服从,不考虑现实处境,可能会影响大局,影响领导的战略目标,轻则产生领导的决策失误,重则可能会断送这个组织的江山。因此服从而不盲从,就是要求我们在向上协调当中,如果是正确的就坚决服从,如果这个东西还在研究探索当中,还把握不了,有些东西可能还说不清楚,就要分析领导是在什么背景下做出的决策,这个决策意味着什么,这个决策的合理性、可操作性在哪里,如果这个事情可能还需要再研究,可能谈一谈这个东西行不行,就要对领导提出合理化的建议,这个也是向上协调的重要原则。 第三个是亲近而不庸俗。在领导工作当中我们发现,领导的人际关系、人脉都很广泛,但是领导希望下级亲近,希望下级跟他关系处的很好,处的很舒服。但是有许多的人际关系最后破裂了,没有真心的朋友,就是在处理人际关系当中庸俗化。动不动领导之间、上下之间,哥们兄弟,什么生死之交,什么拜把子,讲兄弟之情,把有些黑社会组织当中的一些语言和称呼用在领导身上。比如现在称领导为老板,把企业经营上的称呼用以在党政机关,管党委书记叫大老板,把市长、副书记叫做二老板、三老板等等,这些称呼其实都是比较庸俗的称呼,往往对领导的形象不利。因此亲近指的是领导可亲可近,领导是值得信赖的人。如果你把它变得庸俗化,中间的是非观念、上下之间的关系可能会不好相处。 (2)向下协调原则 向下协调原则我们有一个名词叫“五官端正”。哪五官端正呢?其实就是眼、耳、口、腿、身这五个身体器官的端正。首先眼不斜,很多领导爱看好看的,爱看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经常在工作当中喜欢什么东西就会有表现,就是眼睛不致。耳不偏,就是不要老听好听的,老听阿谀奉承之词,经常在各种不真实的信息面前失去了自己的判断力。腿不残,现在向下沟通协调当中,有好多的领导存在表面化的现象,下去调查研究,下去跟群众接触,往往是停在面上,坐在车里听报告,看看文件,听听个别人的谈话,就把整个地区、整个企业的情况就了解到位,其实自己的工作还是表面化。口不随,不随便表态、不随便说人,不随便下定义,尤其是对下级跟你发生协调沟通的矛盾冲突当中,应该就事论事,尽量不要对下级的人格进行评价,动不动你窝囊、愚蠢透顶,说你这个人来讲智力发展的存在问题等等如此,对下级有人格上的不尊重。身不外歪,就是公正,要有原则,讲品质、讲公正、讲公平,如果自己不坚持原则,放弃了原则,放弃了自己的立场,站错了队,站错了方向,办错了事,往往会造成领导形象的损失。这是向下协调的原则。 (3)平行协调 在沟通协调当中,在人际交往当中,因为缺少平行协调的能力和意识,所以很多企业在发展当中没有矛盾,当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搞出矛盾来了,除了利益纠纷以外,就是在协调当中意识和活动淡薄了。 有三大原则:在组织当中,在领导班子的建设当中,在上下级当中,平行之间的协调也很重要,一个组织、一个部门与另外一个部门之间是相互补充、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的关系,不是相互竞争的关系。一个部门上去了,不可能就把这个部门落下来了,不可能一个部门生存,其他的部门无法活下来,都是争取大家多赢、双赢的关系。 第一、补台不拆台。台在哪里?台就是一个团队,这个组织、这个班长补台不拆台。 第二、谦让不争功。谦让是很重要的美德,往往矛盾都是在相互的逐利当中产生的,有很多单位、很多人本来关系很好,就是因为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大家都想得到这个奖励,都想得到这个荣誉,都想办这个事情,结果反而把这个矛盾搞出来了,其实就是不会谦让,在谦让下,让最有实力的人、最有本事的人去办这个事情,比自己亲自上阵效果要好,而且影响也好,能引起对方的尊重。 第三、合作不排斥。在管理学当中、在领导科学当中特别强调合作。合作出生产力,合作出领导力,合作出干部。大家相互配合,相互努力,相互学习,这个组织之间、部门之间相互积极的竞争,部门之间的关系就很好,地区之间的关系就很好,各个单位之间就很好相处。 (4)内外协调原则 怎么内外协调?很多部门把自己的事情看成是事情,把别人的事情不当事情,有些部门维护小部门的利益,往往损害其他部门的利益,有的部门之间根据权力大小分级,往往引起部门之间的人际关系、上下级关系。 因此内外协调当中有四大原则需要把握: 第一、律已责人。先把自己本家的事情管好,再说人家的事情。自己的家里的事情都做不好,自己本身都乱成一锅粥,还老挤兑别人没有种好庄稼,别人没有管好自己的家园,让人家觉得你自己本身没有本事治理好,还经常指指点点,自己搞的很松弛,把自己的领导抬举的很高,总是贬低别人,这个往往是内外协调当中的大忌。 第二、宽外严内。对外面来讲适当的宽容一些、大度一些。有什么事情跟外面的不要计较、不要较真,多跟对方进行沟通、协调。对家里的事情,我们这个机构、组织、部门之间的人的事情一定要管好。比如说有的领导对自己的下属比较宽容,纵容自己的司机、秘书、办公室人员在外面做各种事情,外面人已经议论纷纷,这个领导还迁就照顾,这样往往会影响领导的形象。 第三、处事公正。你管理再严格,没有公心,往往会引起民愤,引起下级的不满。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