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是非分明。讲原则。 这些都是协调当中的一些基本要诀。在协调当中有三大功能,一个就是让大家都能和睦相处,第二能使大家通过和睦相处使大家心情比较愉快;第三形成增力,在团队当中把力量调动起来。 (二)心理保健功能 通过人际的沟通,人们之间的关系处好了,大家都增强了自己心里的安全感。通过沟通人们之间能够和睦相处,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能够理顺自己的情绪,能够有效的化解矛盾,成员之间都产生了心理满足感和愉快感,这个沟通的效果都比较好,让大家的身心世界都得到了维护,能够增强健康水平。 (三)心理发展动力功能 通过有效的沟通,使我们每个人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得到了有效的激励。人是个沟通的动物,也是个合群的动物,通过有效的沟通,成员之间、人际之间能够积极有效的互动,这个社会人际关系就非常好处。就怕生活当中每个人都很封闭、都很独立,每个组织之间各司其道,不能强调信息互动,不能进行有效的交流,这个组织就失去了发展的动力。人也是这样,所以在生活当中,领导活动当中,领导力其实就在于沟通协调力,领导要善于沟通,一定要把沟通这篇文章做好做扎实。 四、人际交往中的沟通过程 (一)沟通过程的组成要素 在人际交往的过程当中,沟通是如何产生的呢?研究表明,整个人际沟通过程有七大要素构成: 第一、信息源。人际交往需要掌握信息,需要把信息发布出来让大家接受,沟通不是盲目的,首先自己掌握了许多信息,要跟对方交流,才能产生沟通的需要。 第二、信息。是什么东西?需要说,让别人了解。 第三、通道。是通过自己的非言语系统的行为还是言语的行为,这个通道从哪个方面产生。 第四、信息的接受人。 第五、反馈。 第六、障碍。 第七、背景。 这七大因素构成了沟通的整个过程。沟通这七个要素不但是针对领导者而言,对一般人的沟通也同样管用,这七个要素希望大家很好的领会,因为人际交往当中99%的矛盾,人际的误解是因为沟通障碍产生的,这些障碍从哪些地方出现?其实就是从这七个反面产生的。 比如说信息源,信息源指的是具有信息并试图进行沟通的人。沟通当中首先人是主体,不是以物为主体,我们首先把自己放在重要的位置,自己能够让别人认得是你跟对方产生交流,是这个领导同志跟你打交道,自己不能闪烁其辞,自己隐藏在后面,那就不是沟通,信息源不到位,整个沟通就失去了基本的保障、基本的基础。 第二是信息,信息是沟通者试图传达给别人的观念和情感。发布信息除了自己想的东西,还把自己的喜怒哀乐也要表现出来,我高兴什么,不高兴什么,我想跟对方产生什么样的互动,我希望得到对方什么的反应,信息本身就是相互的,你传达到对方,对方肯定有自己的反应,有时候如果自己可能会有强反应,主要看信息的质量,信息本身的性质。 第三是通道。通道一般来讲沟通当中的通道很多,通过打电话、发短信、网上聊天、视频电话、开会、办公室交流等等,各种各样的通道只要合适,采取最方便的、最便捷、最轻便的方式进行沟通。这个往往来讲也在于沟通者自己把握。 第四是信息接受者。接受信息源的那个人,沟通是相互之间,也许一个事情、一个人要与好几个人进行沟通,也许一个人要对整个团队进行沟通,要发动群众、发动组织等等如此。在接受的对象上来讲,我觉得也很重要,有时候领导往往觉得自己本身说的话下面都能听懂,其实下面的人他的观念、想法与领导之间可能有差距。因此一件事情如果让大家都听明白,都能够心甘情愿的执行,都能够兴高采烈的接受,这是徒劳的。作为领导者,这个时候就该了解,只要自己说清楚,耐心的解释清楚,实在解释不清楚,想办法通过其他途径来弥补沟通通道的不足。 第五是反馈。自己的想法、态度,自己喜欢的事情、做过的事情,自己写的东西想让对方知道的时候,务必要得到反馈,反馈其实就体现了沟通的质量。如果这个沟通大家都悄无声息,相互之间的人际交往,我跟你说了半天话,征求你意见的时候,没有任何声音,没有任何意见,说话者本身会有一种失落感。包括一个组织与组织打交道,我跟你之间忙活了半天,想做点事情,我跑到你这个地方在热情当中发现遇到了冷待遇,大家都觉得对你的事情不是太感兴趣,往往会形成一些误解,这个误解可能会影响以后的合作。 第六是障碍。为什么在沟通当中我们有些话对方误解了?为什么在沟通当中效果不佳?其实是在中间存在障碍。首先是沟通者信息发布的质量不够,他含糊其词。比如说有的领导说话,说了半天不知道领导表达的是什么意思,让下面的人猜,下面的人猜不清楚,动不动还对下面的人发脾气。其实主要是信息的质量不高。还有一个在沟通当中存在语言的障碍。比如说中国人跟外国人打交道,也存在语言障碍,还存在文化的障碍。你做这个动作中国人觉得挺好,外国人就觉得你做这个动作不合适,你自己做的事情你觉得是可以的,但是外国人就受不了,有时候外国人做的事情中国人也接受不了,这就是语言和文化的障碍影响沟通,需要相互慢慢了解。 比如说我们各个省之间有很多方言,这些语言说话的时候也可能产生误解,这些误解都可能影响沟通的质量,因此在沟通当中,沟通与被沟通双方都应该有很好的心理准备。 还有一个表情。非言语系统也很重要,在领导的沟通当中,有许多的领导魅力在于领导的个人表情感染力,有的领导表情很丰富,他的喜怒哀乐,言行举止往往能够吸引对方,不知不觉的让对方按照他的表情慢慢的参与、接受,这个接受的过程当中其实就产生了良好的反应。所以在沟通当中,领导要把自己的表情丰富化,很多领导在工作当中就跟讲课一样,如果你表情很好,很和善、和蔼,同时你的表情能够完整的表达你内心的想法,还是能够感染人的,还是能够引起大家注意的。你自己讲的很重要,表情又是显得无所谓的样子;你想跟对方打交道,你自己离对方很远,又排斥对方,沟通效果就比较差。 第七是背景。人与人之间打交道,包括上下级之间打交道,这个背景是性别之间,男女之间打交道性别因素很重要,还有年龄,有时候有代沟,现在我们5、60岁的这些同志跟17、8岁的孩子打交道就觉得很累,孩子接受起来不太容易,家长跟孩子打交道也是这样,因为有文化的差异和年龄的差异。要考虑对方是什么层次,对方的背景,对方的可接受程度,这样在语言的选择上,在沟通的方式方法上,在途径的选择上可能就很好。所以到什么山确实要唱什么歌,而且要把歌真正的唱给对方,让对方能够理解、能够接受,这样的效果可能会好。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