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0

综合处长关于公文写作工作的几点体会

摘要: 尊敬的傅秘书长,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今天,能够与大家共同探讨、交流公文写作方面的有关问题,感到非常荣幸。首先,真诚感谢中心管委会为我提供这次难得的学习锻炼机会!感谢各位领导、同仁 ...
文稿修改演播室


其次,从个人角度讲,党政公文是机关干部安身立命之本。党政机关工作千头万绪、千变万化、千辛万苦,但归结到一点就是“办文、办会、办事”。如何提高“三办”能力,是摆在每一位机关干部面前的一张大考卷,也是一篇需要用心去做的大文章。随着行政管理体制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精简机构、裁减冗员、竞争上岗这类涉及个人进退去留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有个现象值得注意,就是每个单位都吵着人多,但没有一个单位说写材料的人多,而总是说写材料的人手少,亟需培养这方面的人才。写材料,的确是一项非常辛苦的工作,“两年睡一年的觉,一年点两年的灯”,有“本事”的人不想干,没“本事”的人又干不了。一个单位,如果你能把公文这项工作拿下来,干的好,你就会成为这一个单位领导离不开的人物,成为这个单位的“宝贝”,领导看得起、用得上、离不开,同志们也会刮目相看。古代封建社会的衙门,再小的衙门也有一个重要的角色,就是“师爷”,浙江绍兴的“师爷”最多,历史上就有“无绍不成衙”的说法。师爷的职责就是出主意、想办法,捉刀代笔,替人写材料。美国总统也有专门的撰稿人,这些人都有非常高的社会地位和非常优越的经济待遇。一个同志在党政机关工作,如果没有综合文字工作的能力,从哪个角度讲,什么时候讲,都是一个严重的缺陷。政务性岗位和事务性岗位比较起来,政务性岗位更能锻炼人,更能提高人的综合素质。能干好政务的人,学习事务性工作也会很快。同时,公文写作水平的高低,直接体现一个单位、一个人的文化品位,它像一张名片,关系到单位和个人的形象。可以说,公文写作是机关干部必备的“基本功”。
市委常委、秘书长王社群同志在市委办公厅一次全体工作人员会议上指出,办公厅工作人员必须具备“四种能力一个作风”(思维能力、执行能力、创新能力、文字水平和办事能力,严谨细致的作风),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具有较高的文字水平和办事能力”。原市委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陈杰同志曾经讲过,“作为机关工作人员,可以没有文凭,但不能没有文化;可以没有学历,但不能没有学问;可以不以写作为主,但不能不懂写作、不会写作”。所以,机关工作人员应当把公文写作作为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本,高度重视,不但要学习公文,而且要会写公文,努力做学者型的干部,培养自己复合型的能力。
那么,公文在党政机关中究竟有哪些作用?概括起来,主要有八个方面: 
(一)发布政令。通过公文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颁发政令、法规,动员人民群众,规范人民的行为,使大家团结一致,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奋斗。如抗非典期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国务院第376号令,公布施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003年5月9日),就是发布政令。
(二)指导工作。通过发布指示、决定、通知、计划、会议纪要等公文,领导和指导下级机关正确贯彻上级机关的意图,积极有效地开展工作。如最近省政府印发了《加强和规范全省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冀政〔2009〕130号),明确提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的基本要求是“应进必进、充分授权、公开透明、便民高效”,强调要建立健全“首问首办负责制、一次告知制、并联审批制、限时办结制、代理服务制、统一收费制”,这个《意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三)报告情况。下级机关通过报告、简报、专题报告、调查报告、总结报告等向上级机关报告工作,以便上级及时了解情况,指导工作。如2005年1月4日,市委办公厅代市委、市政府起草了《关于开展“院士专家邯郸行”活动情况的报告》,就属于向省委、省政府报告工作。最近,我们起草了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关于市政府领导带班制度落实情况的报告》,向市委、市政府报告后,市领导崔江水、郭大建、黄恩婵、丁英辉、王社群分别作出了重要批示。
(四)请示事项。如果工作中遇到问题下级机关无权解决,或工作中出现难题下级机关没有能力解决,可以通过公文向上级机关请示授权或给予支持。如市委全会决定召开党代会,具体开会日期和有关事项,还要向省委请示,待省委批准后方能组织实施。
(五)答复问题。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通过公文的形式给予答复。这个是与请示相对的,有问有答,有来有去。
(六)商洽公务。就是在同级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之间,通过函件或通知、邀请以互通情况,商讨问题,协调配合,共同处理一些互相关联的公务活动。
(七)交流经验。通过简报、通报、调查报告等公文向有关单位通报情况,介绍、交流工作经验。如最近我起草了一篇调查报告,题目叫《擦亮第一窗口 打造邯郸模式》,被《河北省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简报》第125期采用,在全省推介了我老秘网市的做法。
(八)记载活动。就是用会议纪要、大事记的形式记录下重大的事项和问题,作为存档备查的资料。如市委办公厅经常编发《中共邯郸市委领导议事纪要》,不仅记载重要活动,而且指导工作开展。
三、公文的特点和要求
因为公文与国家的政治生活和经济建设有直接的联系,是实现国家行政管理和党的建设的重要工具,实用性很强。所以它有区别其他私人文书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鲜明的政治性。公文是管理国家、处理党务的工具,因而不可能脱离政治生活。公文有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处理机关行政公务的重要职能,其内容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密切相关,决定了它必然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某些公文甚至可以直接代表党和国家的政治立场和原则。
二是法定的权威性。公文具有法定的权威性。公文的法定权威性,表现在公文在法定的时间与空间范围内能对受文者的行为产生强制性影响,强制贯彻执行,强制予以阅读与办理,要求予以复文等。
三是体式的规范性。公文的体式,是格式、用纸、装订以及各种标记等内容的统称。公文体式由国家统一的规范,它不同于普通文章,尤其是文学作品。《条例》和《办法》对公文的发文机关、份号、密级、紧急程度、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印章、成文日期、附注、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时间等书写、印刷格式都有明确规定,不能标新立异。
四是严格的程序性。公文办理有严格的程序,《条例》和《办法》对之都有明确规定。公文定稿后,要根据公文的内容、发文目的、印发范围,按照审批程序和权限,呈送有关领导审核、签发。从公文的拟稿到正式形成公文,一般要经过会签、核稿、送审、签发等一系列程序,并履行严格的审批手续。
五是很强的时效性。由于公文是公务活动中解决实际问题的手段之一,这就决定了公文应快写快发快处理,以提高机关工作的办事效率。有些公文是为了解决特定的现实问题而制发的,因此具有很强的时效性。超出了一定的时间范围,或现实工作完成了,该公文的使命也随之完成。
根据公文的特点和《条例》、《办法》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党政机关工作实际,我们在起草公文时应把握以下八个方面的要求:
第一、要符合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符合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是公文起草应当遵守的最基本的要求。这也是在公文起草工作中贯彻“讲政治”要求,同中央在政治上保持高度一致的问题。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是我们推进各项工作的依据和准绳,也是我们起草公文的依据和准绳。制发公文的目的虽然各不相同,但从根本上说,都是为了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如果制定的文件不符合这些路线、方针、政策,那这个文件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当然,符合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不能是机械地照抄、照搬、照转,而必须与本地本部门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既要严格遵守,又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这是个辩证法,把握好这个“度”,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的摸索,不断的总结,积累经验,形成心得,在起草过程中体现进去。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说点什么...

已有0条评论

最新评论...

本文作者
2013-7-25 19:44
  • 4
    粉丝
  • 3876
    阅读
  • 0
    回复
作者其他文章
资讯幻灯片
热门评论
热门专题
排行榜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