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0

综合处长关于公文写作工作的几点体会

摘要: 尊敬的傅秘书长,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今天,能够与大家共同探讨、交流公文写作方面的有关问题,感到非常荣幸。首先,真诚感谢中心管委会为我提供这次难得的学习锻炼机会!感谢各位领导、同仁 ...
文稿修改演播室


第二、要全面准确地反映客观实际情况。公文起草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如实反映客观情况。公文反映实际情况,应该达到三项要求:一是全面性。这是反映实际情况在“量”的方面的要求,也就是反映的情况应包括事情的各个方面、各个时期、各个层面的情况,不能以偏概全,更不能报喜不报忧。二是准确性。这是反映实际情况在“质”的方面的要求,就是反映的应是体现事物的实质和规律性的东西,而不只是一些表面现象,更不是虚假的情况。如果“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皮毛,不求甚解”,那就缺乏准确性,经不起时间和实践的考验。三是客观性。就是反映的应当是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而不是主观臆想或故事编造的东西。只有全面、准确地反映客观实际情况,才能对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才能从中找出共性和规律性的东西,得出科学的正确的结论,也才能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三、要完整、准确地体现发文机关的意图。这是对公文起草工作最起码的要求。现实中有这样一些同志,不能正确把握发文的意图,对领导交待的意思记得不全、领会不准,匆忙下笔,往往事倍功半,你跟他要一件衬衣,结果他拿着一个袖子回来了;你让他去买酱油,他打了一瓶醋回来了。弄清发文意图,需要搞清楚三层意思:一是何谓发文意图;二是何谓发文机关意图;三是如何准确、完整地体现发文机关的意图。所谓发文意图,就是发文目的,就是通过发这个文件达到什么目的,完成什么任务,落实什么政策措施,达到什么样的预期效果。所谓发文机关意图,就是体现制发这个文件的机关的意图,这个意图应该是集体的意图而不是个人的意图。公文起草者必须切实注意这个问题,就是绝对不能把个人的一些想法当作机关的意图。有的公文虽然以领导者个人署名发出,但这并不是领导者以私人身份、以个人名义发表的,应该说代表的仍然是集体的意志,是这个机关的意图。所以在站位上、在思想上、在具体的布局谋篇时,要充分考虑这一层意思。不然的话,就可能“走偏”,费劲不小,没什么意义。如何完整、准确的体现发文机关的意图,需要我们仔细了解和听取单位领导的意见和要求,从领导角度和工作大局考虑问题,对有关的事物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这主要靠同志们的悟性,看同志们的领悟能力。
第四、提出的政策措施要切实可行。制发公文总是为了解决一些问题,所以公文中有关解决问题的政策、措施,就很自然地成为公文的主体和关键所在。一个文件,制定出台的政策措施有没有针对性,下级操作起来能不能得心应手,对推动工作有没有指导意义,这是公文的核心问题。你这边说得天花乱坠,他那里执行不了、落实不下去,那不是一纸空文吗?具体的政策措施,归纳起来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属于行为规范方面的,主要的指“什么事,要怎样做,不能怎样做,违反了怎么办”等;二是属于物质条件方面的,主要是解决人、财、物的问题。解决问题,“切实可行”是最基本的标准,过高或过低都是不可取的。实际工作中,过高的时候多,过低的时候少。如我们过去在经济建设中,常常提出过高的经济指标,热衷于铺摊子、上项目,等到财力、物力支撑不住的时候,不得不被迫进行调整,造成巨大的浪费不说,给事业发展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现在,中央倡导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也是基于这方面的考虑。所以,起草公文的同志,一定要首先树立科学求实的思想,不能只考虑需要,不考虑可能性和实际承受力;不能单凭主观愿望和想当然,必须经过周密调查、精确核算和充分论证。十六大报告提出“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群众的承受度结合起来”,也是指这个意思。
第五、表述要准确严谨。公文质量的高低,表述是一个重要的标尺。公文内容再好,如果表述不完整、不准确,那么效果也会受影响。一要有观点。观点是一篇公文的灵魂,观点明确,主题突出,提出的看法、主张、意见、建议、要求、政策、措施等等才会有所统领,在一杆旗帜下各自发挥作用。有一年办公厅的一位同志搞工作总结,弄了个“五抓”:一是抓思想、二是抓经济、三是抓改革、四是抓党建、五是抓稳定,看起来挺热闹,实际上这里面没有观点,弟兄5个排成一队,一模一样,谁也没有个性。二要有条理。公文涉及的事项、内容,要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遵照一定顺序,分成若干个部分依次表述,条理清晰。是爷爷辈的,要放在爷爷的层次上;是孙子辈的,要放在孙子的位置上,不能乱辈。怎样来分清条理?主要就是根据主题需要,视公文的主题确定材料的辈份,该重的重,该轻的轻;该详的详,该略的略;不该说、不能说的,打死也不能说。三要内容充实。就是在尽可能短的文字量中,充实尽可能多的信息量,安排部署工作,论述问题,都要言之有据、言之有物,有丰富的资料和充分的论据来佐证你的观点和主题,以增强说服力,使人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为什么有的文件干巴巴的,广大干部群众不愿意看、不愿意听?就是没有实质性内容,通篇都是社论语言,尽说些大道理,与工作实际、与群众生活距离太远。四要表述严谨。就是公文表述要周密严谨,逻辑性强,不松散,不遗漏,没有空话和废话。不能让人从公文表述中看出破绽,抓住把柄,并由此造成工作被动。在这方面,曾国藩有个“屡败屡战”的故事,同样的情况,写成“屡战屡败”,说明将帅无能,该杀头了;写成“屡败屡战”,就变成英勇顽强,该嘉奖了。这其中当然有曾老夫子个人的权谋智慧,但对于我们从事公文起草工作的同志来说,一定要表述严谨,滴水不漏,这也是讲政治的一个体现。如前几年中央对执政党和民主党的关系,在原来的文件中表述为“共产党领导下的政治协调和民主监督”,现在换成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少了一个“下”字,感觉上更能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平等协商、互相监督、肝胆相照的政治制度。这个表述,就比原来要严谨得多。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说点什么...

已有0条评论

最新评论...

本文作者
2013-7-25 19:44
  • 4
    粉丝
  • 3874
    阅读
  • 0
    回复
作者其他文章
资讯幻灯片
热门评论
热门专题
排行榜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