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杭州7月26日电 (记者 汪恩民 实习生 吴婷婷)26日,全国第十三届公文学术研讨会在浙江杭州召开。中国公文写作研究会会长桂维民在会上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长、空、假”已经成为公文写作通病。公文写作应更具时代性、鲜活性。 “长、空、假”成公文写作通病 桂维民认为,目前机关公文写作当中存在几个怪现象,可以总结为“长、空、假。” “现在的公文多穿靴戴帽,套话、大话、空话很多。”桂维民说,目前呈现了一种“文山会海”的现状,常常出现用“会议落实会议,文件落实文件,讲话落实讲话”的情况,文件发了很多,实际上却不解决问题。 另外,桂维民指出,目前的机关写作常常陷入空洞无物、语言贫乏的状态。“开会没有不隆重的,讲话没有不重要的,领导没有不重视的,群众没有不满意的,决策没有不英明的,贯彻没有不彻底的,成绩没有不巨大的。” “缺真情,缺真数据,缺真言。”桂维民认为,“假”也是目前公文写作中的一大毛病,报喜不报忧、搞数字游戏,弄虚作假等等也是公文写作中非常严重的问题。 转变文风:助推良好社会风气 桂维民说,文风问题是个非常普遍的问题。文风与作风、政风、党风、民风等等都直接相连,因此党的历届主要领导人都十分重视改进文风。 “文风是一面镜子,折射出许多深层的社会问题。”桂维民认为,当今社会一些诚信缺乏、假冒伪劣产品猖獗,过度奢华等等现象,实际上都与文风有很大的关系。 实现文风的转变是撬动良好社会风气,包括党风、政风、民风的杠杆。桂维民指出,新文风即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0年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讲到的“短、实、新”。 如何实现文风的转变?桂维民表示,首先要重视文风问题。其次,党政机关、领导干部要带头做好转变文风的工作。第三,要学习转变文风的表达方式,让机关公文更接地气,更生动、鲜活。 公文创新:研究、写作两手抓 桂维民认为,在公文创新的过程中,要做到写作与研究相结合。“我们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抓研究,重在出成果,出精品,要有一批国内外有影响的名篇力作。”桂维民称,目前国内虽已有大量公文作品获得了广泛的影响,但下一步,仍需要做出具有时代性、创新性、规律性的精品。 桂维民还指出,抓写作重在提高公文水平,积极倡导“短、实、新”的文风,大力弘扬新时期新政新风。“不仅要体现规范,还要倡导新风。”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