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第十三届公文学术研讨会闭幕时的讲话 中国公文写作研究会会长 桂维民 (2013年7月27日,杭州) 同志们: 全国第十三届公文学术研讨会,在全体与会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了各项议程,达到了预期目的。 这次研讨会是在党的十八大之后全国公文学界召开的一次重要的学术会议。会议取得了四项重要成果:一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中央八项规定关于转变文风会风的要求,大力倡导和践行短实新的文风,使研讨会成为引领公文写作研究新风的推介会、示范会、导向会。二是以党政机关公文的新法规、新格式、新标准为主要议题,进行专题研讨与交流,大家畅所欲言、观点鲜明、妙语连篇、精彩纷呈,是一次很好的学术探讨和智慧交流,通过争鸣和切磋,进一步加深了对公文写作规范、规律的认识,必将推进公文学科建设的创新繁荣。三是举行了第六届“开山杯”中国公文专著论文评选颁奖活动,这是对近几年来全国公文学术研究最新成果的一次检阅,必将对今后公文写作研究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四是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增选了第八批“公文学家”,为研究会承担起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总之,这次研讨会主题鲜明、会风朴实,既是一次学习交流的会议,也是一次加强学会建设的会议,更是一次彰显新政新风和推动实际工作的会议。在这里,我谨代表中国公文写作研究会,向关心和支持本次会议的各位领导,向为本次会议提供赞助支持的企业单位,以及为本次会议提供服务的宾馆员工,表示衷心感谢! 同志们,中国公文写作研究会从1988年筹建时算起,至今已走过了25年的历程。25年来,研究会始终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带头宣传、贯彻和落实党和国家的公文法规,推动当代公文写作研究和公文学科建设,引领公文学界和实际工作者,深入探讨公文写作规律,不断推进我国公文写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受到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和广大公文写作研究者的充分肯定。回顾过去,我们倍感自豪;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党的十八大之后,我们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公文写作研究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党中央提出的转变文风会风的要求,为我们繁荣和发展公文学科,开创一代公文写作研究的新风尚指明了方向。借此机会,我讲四点意见。 一、围绕一个中心,牢牢把握公文写作研究事业的努力方向。公文写作和公文研究,是重要的公务和学术活动。这两项活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公文研究,关系到公文学科建设和公文写作人才的培养;公文写作,关系到我们党执政为民,关系到我们政府依法行政。这是两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公文与政治的关系非常密切,一方面政治决定着公文的性质,另一方面公文对政治具有表达作用,即我们通常讲的以文辅政。目前,党的理论创新和重大决策部署,政府的规章制度和政策命令,都通过公文进行表达、传递和贯彻。所以,公文写作和公文研究,决不仅仅是文字工作和学术研究,而且还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服务性、基础性特征。公文写作和研究如果水平不高,就必然会出现文风问题,文风直接影响到会风,而会风又直接影响到党风和政风。党风和政风一旦出现问题,就会直接危及到党的执政基础和政府的权威信誉。所以,广大公文写作研究者务必保持清醒头脑,务必明确所肩负的重大责任,务必承担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说到底,我们现在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无论从事公文写作,还是从事公文研究,都必须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把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作为根本任务,这就是我们研究公文和写作公文必须围绕的中心,必须牢牢把握的努力方向。 二、整合两支队伍,不断夯实公文写作研究事业的发展基础。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我国公文写作的历史非常悠久,《尚书》就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公文全书;作为一门学科,我国公文学还非常年轻。一方面,公文写作实践为公文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另一方面,公文学研究成果为公文写作实践提供理论指导。总体上看,公文写作与公文研究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但是,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目前公文写作与公文研究在某种程度上还处于分割的状态。在党政机关从事公文写作的同志,工作非常繁忙,绝大多数人长年累月忙于写作,进行总结研究而且拿出成果的可谓凤毛麟角。而在高校学术机构从事公文研究的同志,虽然具有理论和学术的优势,但面对的毕竟都是历史的、他人的资料,缺乏亲身实践和体验,研究成果容易脱离实际,走进象牙塔。可见,公文写作和公文研究这两支队伍各有所长,关键是要把这两支队伍整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从而推动我国公文写作研究事业不断繁荣和创新。在这方面,中国公文写作研究会一定要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一是要兼收并蓄,在发展会员方面统筹兼顾,既要吸收高等院校从事公文教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参加研究会,也要注意把全国各地党政机关公文写作的业务骨干吸收到我们这个大家庭中来。公文写作具有很强的实践特色,公文研究的目标导向就是指导写作实践。研究会要发展壮大,必须团结凝聚一大批实际工作中的行家里手。这样一来,可以密切研究会与实际工作的联系,增强研究成果的针对性、指导性和操作性。二是要搭建多种平台,通过研讨会、培训班、成果评选等多种形式,加强教学研究与实际工作之间的交流,相互学习借鉴,共同推动公文写作研究事业,让公文研究更好地服务于实际工作,让公文写作更好地服务于党政机关工作。特别要注重发挥各种媒体平台,包括研究会网..站在公文写作研究中的传道、授业、解惑等作用。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