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文稿的正确态度应该是:第一,要勇于写作,谦于修改;第二,要严肃认真,一字不苟;第三,要统观全篇,大处着眼;第四,要精益求精,小处着手;第五,要不耻下问,虚心求教。第六,要摒弃偏见,力求客观。 反复修改之后,要提前把讲话稿送到领导手中,以便于领导查漏补缺,提前熟悉讲话内容,充分准备,从而使讲话达到预期效果。另外,撰稿人还有必要主动听会,感受会场效果。会后主动征求与会者的意见,虚心、诚心地听取各方面对领导讲话的反映,取长补短,以便下一次把讲话稿写得更好。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修改的基本方法: 1.审阅修改法。初稿完成后,起草者本人应从头至尾进行审阅,从字到词,从词到句,从句到段,到全篇的结构布局,发现问题,留下标记,全部阅完,再回过头来认真细致地修改。 2.通读修改法。自读自改或一人读大家改,在读诵的过程中发现文中语句不通畅、衔接不紧密、表达不清晰及缺词丢字等方面的毛病,随笔修改。领导同志的讲话,采取这种办法最好。 3.冷藏修改法。文稿拟就之后,暂时搁置一旁,等头脑冷静、思维清晰之后,再拿出来“复看”。这时,有些毛病不需别人指点,自己能很快发现,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个方法的缺点是对较急文稿不太适用。 4.讨论修改法。即集体会诊。主要是对一些内容复杂、事关重大的文稿,请熟悉文字或相关业务的同志共同讨论,集思广益,一起修改,这样可以打破个人能力的局限性或认识上的偏执。时间和条件允许,可以发征求意见稿,在较大范围内修改。 5.特邀修改法。即求助高手。一些政策性强、业务难度大的公文,可邀请有关领导、权威人士进行把关,帮助修改。这样可以使文稿更加可靠、科学、准确。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修改文章呢? 1.要深入发掘主题。修改的重点是十六个字:“深化主题,增删材料,调整结构,润色文字”。第一,深化主题,既有在原来意义上的发掘和深化,也有特殊情况下的主题改换。尤其要注意看主题是否符合上级精神,领导意图和本地实际。第二,改动材料。累赘的,要删剪;不足的,要增补;过细的要浓缩;观点与材料脱节的,要调整或改换。第三,调整结构。凡是层次段落不清楚,连结不紧凑交待不明白、开头结尾不连贯的,都在修改、调整之列。第四,润色语言。一是消肿,将多余的段、词、句、字删掉;二是改动不合语法、不贴切的词句和不妥当的提法,修补句子的残缺成份;三是选择更优的表达方式,或对原来的语言进行加工润色。 2.要认真搞好修辞。讲话修辞的基本要求是四个字:简(不罗嗦),切(不空泛),明(鲜明),尽(无遗漏)。换句话说,就是实现语言表述的准确、鲜明、生动、简练。修辞主要有两种方式:一个是消极修辞,一个是积极修辞。公文写作与文艺创作不同,文艺创作主要是采用形象思维方式,而公文写作主要是采用逻辑思维方式,因而公文写作消极修辞是基本的,积极修辞是争取运用的。消极修辞的主要方法,一是锤炼词语,二是选用恰当句式,使文稿看起来和谐,用起来准确,听起来悦耳。积极修辞主要用描述、替代、引导、变形、排比的方式,使文稿生动,增强感染力。如把引进外资和技术比作“借水行舟、借鸡生蛋、借梯上楼”,把部门协作比作“大合唱”。采用积极修辞时,夸张的方法要慎用,“双关语”要禁用,也不要滥用省略。如自贡杀剂厂的(****的)、开封*具厂的(开刀的)、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濮阳技院)、在长春市发电报“速来长市”结果去了长沙市等,有的还含有黄色成分,如百亩良田开发办公室(百开办)、(社精办)等,极不严肃,要防止这种用语、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在公文稿中出现。语言要用准、用活、用响。一篇文稿中,如果有几句叫得响的语言,往往大增其色,甚至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同志提出的“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不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群众的夸奖”,******************同志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总书记提出的“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等。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