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公文歌——公文审核 (一)核文内容歌 所以我们现在开始讲讲公文的公文歌,这个公文歌主要是针对公文的审核而言,对于公文的审核,在有经验的领导 、处长那里,有很多规律与技巧,这些对公文的审核就能是一篇公文出去以后大多很高、很有效的一个层次和水平。我刚刚讲过公文歌,现在我就从公文审核的角度对公文歌进行一些解释和梳理。公文审核,核什么?主要核的内容是什么?怎么核?这是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 公文审核,它是指发稿 付印前,由文秘部门授权对其内容、格式作全面地审查核对和修改工作。这是第三只眼睛,是写作者之外的一只眼睛。写作者以为不错了、讨论者以为不错了,但是要给边看是要审核。 审核有四个关键的字,重在“审”、“核”、“究”、“改”。 所谓“审”,就是对文稿的用转程序、新闻的标性和会签的情况进行审核。 所谓“核”,就是对公文的主旨、事实、数据措施进行核实或论证。 所谓“究”,是探究、考究的意思,是对公文的结构、格式、语言进行仔细地推敲。 所谓“改”,就是要改错。 公文审核把关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下列两个方面,一方面公文审核它保证了公文的质量。审核人员按照公文处理的有关规定,对文稿内容和办文程序严格把关,起到提高公文质量,精简文件数量的作用。 另一方面,公文审核可以发挥文秘部门的参谋助手作用,使领导把时间和精力用在主要的决策活动上,提高单位的工作效率。公文审核不好后果非常严重,失误的例子很多,在这里就不多举了。 它的重点是什么呢?公文审核应该把 主要是这么几个重点,一个是行文关系、一个是政策法规、一个是协商会签、一个是语言文字、一个是体例格式。 具体包括:第一,是否需行文,是否符合本单位职责定位,行文方式是否恰当。 是否符合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提出的政策建议和新出台的政策规定,是否与现行的政策规定相统一、相衔接,是否切实可行。 涉及其他部门职责范围的事项,是否经过协商并取得一致意见,会签部门是否齐全;经协商部门之间仍有意见分歧的,是否在文中予以说明等。 语言表述是否规范,包括字、词、标点、语句是否准确;计量单位是否符合有关标准;数字、层次序数等是否规范;逻辑结构是否合理,重点是否突出等。 体例格式是否符合公文处理的有关规定,文种使用是否恰当,各要素标识是否 '等。 对核文的内容和要点、重点,有一个顺 ,这个顺 希望大家记住,铭记于心,你今天是写文者,明天可能成为审核者,你自己审核好了, 导、别人可以少操一点心。所以这个内容的核歌、内容歌有这么一个。一核政策符不符,二核行文对不对;三核格式 四核文字美不美。所以简而言之,就是行文格式、政策法规、文字。 (二)行文关系歌 二、行文的关系,是指在行文时要 '反映处理发文单位与受文单位之间的关系。目前这种关系主要有三种:上下级关系(领导与被领导关系);指导与被指导关系;不相隶属的平行关系。公文的行文必须依据上述不同的关系,采取不同的方式与文种,以保证公文的畅通无阻,理顺各种关系,提高工作效率。 公文的性质,一个是上行的,即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的行文,这种上行文的基本行文方式,一般选择请示、报告和意见。 下行文的方式是上级机关向下级机关的行文,一般选择命令、决定、通知、通报、批复和意见。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