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0

公文写作的技巧与艺术——兼谈提升公文写作能力的几个关键要素

摘要: 公文写作的技巧与艺术——兼谈提升公文写作能力的几个关键要素(上)张学栋中国行政学会副秘书长 全国县级行政研究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是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的副秘书长张学栋。 ...
文稿修改演播室


五、公文歌——公文审核

(一)核文内容歌

所以我们现在开始讲讲公文的公文歌,这个公文歌主要是针对公文的审核而言,对于公文的审核,在有经验的领导

、处长那里,有很多规律与技巧,这些对公文的审核就能是一篇公文出去以后大多很高、很有效的一个层次和水平。我刚刚讲过公文歌,现在我就从公文审核的角度对公文歌进行一些解释和梳理。公文审核,核什么?主要核的内容是什么?怎么核?这是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

公文审核,它是指发稿

付印前,由文秘部门授权对其内容、格式作全面地审查核对和修改工作。这是第三只眼睛,是写作者之外的一只眼睛。写作者以为不错了、讨论者以为不错了,但是要给边看是要审核。

审核有四个关键的字,重在“审”、“核”、“究”、“改”。

所谓“审”,就是对文稿的用转程序、新闻的标性和会签的情况进行审核。

所谓“核”,就是对公文的主旨、事实、数据措施进行核实或论证。

所谓“究”,是探究、考究的意思,是对公文的结构、格式、语言进行仔细地推敲。

所谓“改”,就是要改错。

公文审核把关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下列两个方面,一方面公文审核它保证了公文的质量。审核人员按照公文处理的有关规定,对文稿内容和办文程序严格把关,起到提高公文质量,精简文件数量的作用。

另一方面,公文审核可以发挥文秘部门的参谋助手作用,使领导把时间和精力用在主要的决策活动上,提高单位的工作效率。公文审核不好后果非常严重,失误的例子很多,在这里就不多举了。

它的重点是什么呢?公文审核应该把

主要是这么几个重点,一个是行文关系、一个是政策法规、一个是协商会签、一个是语言文字、一个是体例格式。

具体包括:第一,是否需行文,是否符合本单位职责定位,行文方式是否恰当。

是否符合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提出的政策建议和新出台的政策规定,是否与现行的政策规定相统一、相衔接,是否切实可行。

涉及其他部门职责范围的事项,是否经过协商并取得一致意见,会签部门是否齐全;经协商部门之间仍有意见分歧的,是否在文中予以说明等。

语言表述是否规范,包括字、词、标点、语句是否准确;计量单位是否符合有关标准;数字、层次序数等是否规范;逻辑结构是否合理,重点是否突出等。

体例格式是否符合公文处理的有关规定,文种使用是否恰当,各要素标识是否

'等。

对核文的内容和要点、重点,有一个顺

,这个顺

希望大家记住,铭记于心,你今天是写文者,明天可能成为审核者,你自己审核好了,

导、别人可以少操一点心。所以这个内容的核歌、内容歌有这么一个。一核政策符不符,二核行文对不对;三核格式

四核文字美不美。所以简而言之,就是行文格式、政策法规、文字。

(二)行文关系歌

二、行文的关系,是指在行文时要

'反映处理发文单位与受文单位之间的关系。目前这种关系主要有三种:上下级关系(领导与被领导关系);指导与被指导关系;不相隶属的平行关系。公文的行文必须依据上述不同的关系,采取不同的方式与文种,以保证公文的畅通无阻,理顺各种关系,提高工作效率。

公文的性质,一个是上行的,即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的行文,这种上行文的基本行文方式,一般选择请示、报告和意见。

下行文的方式是上级机关向下级机关的行文,一般选择命令、决定、通知、通报、批复和意见。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说点什么...

已有0条评论

最新评论...

本文作者
2013-8-19 16:52
  • 4
    粉丝
  • 8115
    阅读
  • 0
    回复
作者其他文章
资讯幻灯片
热门评论
热门专题
排行榜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