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文的审核把关中,发现公文格式的主要存在这么一些问题:一、缺签发人;二、文种错误;三、没有主送单位;四、无标题;五、抄送附送不分;六、排序不当;七、无发文机关;八、无印刷版标记;九、抄送范围不当;十、缺秘密等级;十一、缺紧急程度;十二、缺成文日期;十三、缺附注。 对于公文格式的把关可以用顺口溜来总结,这个顺 也很有意思:签发人很重要,领导大名不漏掉;文种好比穿 ,肥大过瘦不可要;行文方向要清楚,请示不要当报告;主送抄送两回事,单位排列要协调;印章日期放文尾,印制版记别忘了。 (四)公文语言文字要求 语言文字。如果说行文关系、公文格式是公文的门面的话,是形 话, 语言文字是公文的血肉和骨架。语言文字对公文的写作审核非常的重要,只有靠平时的日积月累,才能够在用的时候达到随心所欲的效果。 公文的语言要求,简单地说是五个字:明准实当重。 表述明 用词概念准确清楚,造句合乎语言规范,句与句之间逻辑关系紧密,能恰如其分的说明情况、阐述做法、表达思想。 表意准 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正确使用精确语言(如“同意”、“不同意”、“不得”)或模糊词语(如“近期”、“大多数”、“原则同意”),使表述恰当准 语言平实。说话要浅显,议论要精当;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通俗易懂;应不矫饰不打官腔,力戒假大空。在表达上应多用叙述、说明等方式,多用论述性语言和朴实、平和的语言;一般不采用描写、抒情,少量使用议论,不用论辩性语言。 用语得当。按行文关系掌握好分寸。上行文语气要委婉,措词要平和,恰当使用敬语、谦语;平行文要注意礼貌用语,多用商洽性语言;下行文要明确、坚决。 用词庄严。语言要端庄、郑重、严肃、认真,不带有任何个人的情绪和感情色彩;要使用规范化的书面语,恰当使用某些少量的文言词语,尽量少用专业性 太强的术语和名词,慎用外文缩写术语,如硬是要出现的,要有准 中文解释。 审视公文的语言也是要有几个技巧。 第一,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消灭错别字,错别字是公文的大忌,是公文的硬伤。公文出现错别字,应该是办文核文人员的耻辱,是不应该原谅,是不可以挽回的错误。 消灭错别字的办法注重形近字、音同字、形近音译字、形近音同字,然后要从,如截至和截止、帐和账、制定与制订、着和者。 另外,数字要注意,数字要准 尽量用阿拉伯数字。公文中的数字除按要求必须使用汉字外,凡是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 汉字有规矩,公文中的汉字一般情况是日期,行政单位公文的成文日期,公文结构层次数,如第一层、第二层词语。数字的 '用。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