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0

推荐《老M神侃——一个职业秘书对仕途秘闻的高谈阔论》

摘要: 安徽文艺出版社内容简介 《老M神侃》是一部优秀的原创随笔集,收录作者方兆祥精心撰写的仕途感悟随笔78篇,以一个跟随高级行政领导多年的资深公务员(老秘书,简称“老M”)的独特视角,展现了当前高层行政领导和 ...
文稿修改演播室


  从买方市场来看,有些人刻意与当官的打交道,是想利用官员手中的权力谋取私利。谁都知道,在一定的历史阶段,甚至在很长一个历史时期内,社会财富的分配是不可能做到公平的,特别是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别说绝对公平,就是相对公平也很难一下子做得好。于是有些人就想利用不正常的渠道来为自己争取不正当的利益。他们有的求官求财,希望步步高升或财源滚滚;有的求感情、谋私交,想结成嫡系、共存共荣;有的求保护、寻方便,找个当官的做靠山就好处多多、事事方便,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要达到这个目的,直接和当官的打交道一般是不行的,秘书是绕不开的弯子。你就是想请领导吃顿饭,秘书不点头,连门儿都没有。秘书是个拦路虎、挡箭牌,甚至是“草船借箭”的稻草人。领导人的电话一般是不公开的,但秘书的电话却印在号码本上,秘书要是不认识你,你就是把电话打破,他也会说领导不在。领导去开会,秘书夹着公文包,一直把领导送进会场,你想“半路打劫”那是根本不可能的。领导即便是散个步、呼吸呼吸新鲜空气什么的,秘书也得和领导共同分享,决不让第三者插足。
  但是如果你了解了其中奥秘,那么问题就简单得多。你先得和秘书交朋友,有事没事套近乎,打招呼,拍肩膀,嘻嘻哈哈,称兄道弟,偶尔聚个会、喝点酒什么的,混个脸儿熟,话就好说了。只要秘书肯帮忙,你随时想见领导他随时给你通报。他也可以给你出个主意,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可以和领导见面。他甚至可以说服领导与不想见面的人见面,或者可以把你投递无门的材料亲手放到领导的办公桌上,领导有了批示他可以在第一时间告诉你,并且把领导批示的内容复印下来,交到你的手上。这些在旁人看来很难办到的事,在秘书那里只是个小儿科。
  如今从卖方市场来看,权力寻租也算不得什么稀罕事了。坊间不是流传着这种说法吗?叫做“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个人化,个人权力市场化”。一些掌握着实权的人物,把大大小小的权力玩弄于股掌之上,所以一些与权势人物有关的秘书们,也就自然而然地待价而沽了。他们一头联系着卖家,一头联系着买家,有意无意地成了经纪人之类的角色。由于他们是宰相府里的七品官,所以他们所具备的优势也就无人企及。
  一是他们指挥很灵。因为他们传达的是领导的指示,是领导人的传声筒和指挥棒。许多人把秘书的话当做“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谁也不想得罪秘书,从而开罪于领导,哪怕秘书假传“圣旨”也坚信不疑。所以,久而久之,秘书便有了“一言九鼎”的自我感受。
  二是秘书办事比较方便。由于秘书身份特殊,虽然不能说是“见官大三级”,但是官见秘书“礼让三先”,倒是常有的。所以秘书们想托个人情,办点私事,那是不难的。比方说,有的秘书给老婆孩子找个好单位、谋个好位子,给亲戚朋友说个情、提个拔什么的,至于评职称、评先进、退休改离休、工人改干部之类的事情,也是不说白不说。更有甚者,连司法机关依法办案,也要干涉一二,目的无非是“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三是秘书的社会关系多。除了各级党政领导和他们的秘书之外,还和社会各界的头面人物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是和一些企业的老总相交甚笃,这些关系都是秘书丰富的资源,必要时就会变成他们的无形资产。
  四是秘书们提拔比较快。一般说来秘书都是从干部中选出来的拔尖人物,素质好,能力强,聪明过人,好学上进,又跟在领导身边“靠班学”,所以颇得真传。只要不出岔子,到了可以提拔的年限,就会脱颖而出,相对来说比同龄人成长得快些、好些。在大机关,如果一个干部当了领导秘书,不用很长时间就可以有个相当于县级干部的头衔,而那些在基层工作的干部,多数人干了一辈子,可能连个副县级也摊不上,你说这“宰相府”里人何等了得!
  五是秘书们政治上比较优越。秘书们是照顾领导的,领导的政治阳光往往和秘书们同享。再机密的文件,领导能看的往往秘书先看。再重要的事情,需要领导办的,往往是交给秘书去办。如此说来,谁能不在乎秘书呢?谁能不买秘书的账呢?
  诚然,确实有一些不规矩的秘书,在“卖方市场”上出租着自己的权力,背靠领导这棵大树,瞒天过海,搞权钱交易,作奸犯科。他们把自己的“无形资产”利用到极致,把商品交换的原则从商场运用到仕途,把所有能沾上手的权力都变成了攫取钱财的资本,结果机关算尽,不仅害了自己,害了领导,也败坏了老秘们的名声。
  话说到这里,大家可能误以为秘书队伍里问题多多,其实上面所说的只是极而言之。实际状况怎样呢?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像这样的秘书毕竟是很少很少的,“宰相府”也容不得这种为非作歹的人。党政组织有纪律,纪检监察机关有条例,领导干部有要求,“大堂”之上明镜高悬,这样的秘书有一个清除一个,谁也甭想蒙混到底。
  我们所见到的秘书,多数是忠于职守、廉洁自保的。他们自知秘书有些特权,但并不自恃这些特权。许多人知道在众目睽睽之下,秘书的一言一行备受监督,领导要求高,组织管得严,同事盯得紧,常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感觉,面对严格的纪律,不敢越雷池一步。许多老秘自我修养很好,自我要求很严,凭本事、凭能力吃饭,决不和那些邪门歪道者同流合污,也决不利用秘书这个岗位投机钻营,坏了自己的名节。
  记得有个“宰相不识赶车人”的故事。说的是北宋真宗年间,有个著名的宰相叫王旦,每天乘车上朝办事,一晃就是五年。五年后这个赶车人卸任了,离开相府时向王旦辞行,王旦一时竟认不出此人是谁,见了面无话可说。车夫见状,转身就走,就在这一转身之际,王旦才从背影上认出这是自己的车夫,赶紧叫住他叙谈一番。王旦本以为车夫临走了会提什么个人要求,没想到车夫只是礼节性的告别,躬身而去。
  这件事使宰相府里里外外的人十分感慨,都佩服这个车夫道德高尚,不巴结、不借光、不张扬、不谋私,堂堂正正、可钦可佩。谁说宰相府里七品官,都仗势欺人、以权谋私呢?那是世俗的说法,多少有点偏见。现如今,谁说领导身边的秘书都是近水楼台、谋取私利呢?这也是世俗的说法,有更多的偏见。
  再说了,王旦的车夫为什么有这么高的风格呢?原来王旦本人就是一个己正正人、为人师表的人。他当宰相12年,光明磊落、忠奸分明、待人宽厚、严于律己,在朝野内外高风亮节,人所共知。
  他与寇准同朝为官,很欣赏寇准的才干。寇准这个人我们都知道,胆略过人,政绩非凡,是个有才的人。但是此公有个毛病,就是独断专行、气量不大,还爱打个小报告,经常在宋真宗面前讲王旦的坏话。宋真宗脑子还比较清醒,很有点为王旦鸣不平。皇帝对王旦说,你老是讲寇准的好话,为什么寇准老讲你的短处呢?王旦坦然地说,我当宰相的时间长了,难免做些错事,有人提醒是好事。寇准能在皇帝面前毫不隐瞒地揭露我的过错,是他忠心耿直的表现,我就是看重他这种正直的品格呢!
  有一次,王旦所在的单位中书机构,给寇准所在的单位枢密院发文,结果把公文格式搞错了。寇准抓住这个把柄,在皇帝面前又告了一状。结果,王旦挨了皇帝一顿批评,中书的工作人员也因此受到处分。说来也巧,事后不到一个月,枢密院给中书发文,也把公文格式搞错了。这一下让中书的工作人员高兴极了,说抓住枢密院的小辫子也可以好好报复他们一下。王旦知道后不让他们这样做,说大家都是同朝为官,何必冤冤相报呢?他吩咐把公文退回枢密院,让他们改了再报。对此,寇准感到十分惭愧,当面拜见王旦谢罪,说王旦“真是大肚量的人”。王旦直到病危时,还向皇帝推荐寇准作为宰相的继承人。
  王旦一辈子严于律己,清正廉洁,朝中大部分官员都是由他推荐提拔的,但他从未推荐自己的亲属做官。他不留私人田宅,说:“子孙当自立,何必置田宅?”临终前他还立遗嘱“削发披缁,从简治丧”。宋真宗称赞王旦一生“无毫发私”,让后人景仰。
  试想,在这样的宰相府里出了那样一个赶车人,难道有什么奇怪吗?同样,一个廉洁自律、秉公无私的领导人,当然也不会容忍和培养出一个利欲熏心的秘书人员,情同此理,古今皆然。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说点什么...

已有0条评论

最新评论...

本文作者
2013-8-28 07:28
  • 4
    粉丝
  • 3294
    阅读
  • 0
    回复
作者其他文章
资讯幻灯片
热门评论
热门专题
排行榜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