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78年始,在内蒙古《包头日报》上发表第一篇通讯《衔来温暖的鸿雁》到在《内蒙古日报》上发表《他清正廉洁敢于坚持原则》、《他用爱心温暖别人》、《心底无私天地宽》等多篇通讯,再到1998年1999年在《秘书工作》发表《练好写作功》、《文精出自修改》,到1999年在《胶东文学》发表了《文精于改》、《好兵董水永》、《怀念我的老政委》等,再到1999年在上海《组织人事报》副刊发表《金色的记忆》、《请再骂一遍》,再到2000年在《华东信息日报》副刊上发表《江主席和我们在一起》、《大漠深处的导弹兵》,再到在《山东文学》上发表《西行散记》、《第一次见到江主席》,再到在《今晨6点》上发表《一杯蒸馏水的启示》等14篇杂文,再到《中国工会财会》上发表《看脸色与给脸色》等几十篇,还有上世纪80年代我在《包头日报》上发表诗歌《文明三题》、《我们是英雄的导弹兵》、《危难之中显身手》,摄影作品《乐》、《利箭》、《挣脱》等等,再到在《烟台晚报》上发表的长篇报告文学《南行受骗记》——写的是在改革大潮初期,市场经济中遇到的鱼目混杂的心酸故事,提醒人们谨防慎行。还有我写的《走进中国“民格工程”第一村——莱山区西解甲庄村开展“民格工程”,建设富庶文明新社区纪实》(《烟台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和《勤奋笔耕 华美人生——写的是烟台文化艺术界的老前辈林德梓先生的艺术人生》(《胶东文学》2012年第5期),这些都被本人视为永远的处女作。
在几十年的艰苦写作中,先后在全国三十多家报刊发表各类文稿和摄影作品600余篇(件)。其业绩被收录《烟台市社会科学专家人才库》、中国《二十一世纪人才库》、《中国专家人名辞典》、《全国优秀复转军人传略》、《中华优秀儿女》、《中华名人大典》和《伟大历程-共和国杰出贡献人物大典》一书,2002年12月获得中国当代秘书贡献奖。2005年10月被中国秘书科学联盟授予“中国当代秘书学家”。
在三十几年的勤奋耕耘中,坚持为基层写作,为企业发展写作,为一线职工写作,为人民群众写作,为改革发展写作,讴歌改革开放的成果,宣传企业的创新发展,歌颂工人的伟大风采,争当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先后被烟台市委市政府授予精神文明先进工作者,烟台市工会新闻宣传先进个人,山东省优秀工会工作者,山东省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先进个人,山东省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先进个人,山东省工会“五五”普法先进个人,山东省防治非典型肺炎先进个人,获山东省委省政府记三等功一次。2012年4月获得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