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七,重视爱护家庭,享受亲情的快乐。 家庭是生活的基地,亲情的核心,心灵的港湾。“家和万事兴。”家庭和睦和工作顺利、身体健康一道,构成人生幸福的三大基石。平凡人生要幸福快乐,离开了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是万万不行的。因此,在我人生的征程中,对家庭特别看重,总是尽力维护、苦心经营、加倍爱护。“几分耕耘,几分收获”。尽管也还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我的家庭都是在同类家庭中比较和谐、比较幸福、比较受人称赞的家庭之一。 我重视和爱护家庭,结婚前主要体现在孝敬父母,友爱兄弟上。“百善孝为先”。我的父母可以说是天下最勤劳、最善良、最仁慈的父母,从而也是最伟大的父母。我的父亲叫张义方,生于1909年,解放前主要务农兼做陶器。他特别勤劳。听人说,当地做陶器的人二个月才能做一窑货,可我父亲却三个月至少可以做二窑货。解放后当上乡村干部后,他老人家仍带头坚持参加集体劳动,并且特别吃得苦。每天早上四、五点钟就起床,在田里干上1-2个小时的活后才回村里,招呼其他社员上工;每年春上,他带人翻山越岭,到二公里外的乡政府收肥料,别人的粪桶只能装上百斤,他特制的粪桶却可以装150-160斤……当时乡亲们评价我父亲“一个劳动力最少要顶二、三个劳动力”。他心地特别善良,土改斗地主时,有的人对地主捆、吊、打很凶,我父亲不忍心这样作,虽无力阻止这种过度行为,但他从不参与。当地农民发生口角纠纷时相骂打架,他总是劝双方克制忍耐。有时为了息事宁人,他还自己拿钱充出。他对自己的子女既严厉又仁爱,从小要求我们早睡早起,参加农业劳动:放牛、砍柴、出工……但从不打骂我们,连重话都很少说。我母亲的事也特别多,要接生,要接待办队干部食宿,要操持一大家子生活。特别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我父母带孙子、外孙的担子特别繁重。我大哥1950年16岁参加志愿军,1958年转业到北大荒,从1960年起生育4个子女,1968年嫂子病故后于1972年将他们全部送到老家,要我父母带养;我唯一苦命的双目失明的姐姐,成年后与一个讨饭的流浪汉结婚,先后也生了4个小孩,1个早夭,有3个基本都要我母亲照顾;加上我有4个,我弟弟有2个,一共十四个小孩,大的才十一、二岁,小的还在襁褓之中,要吃、要穿、要招呼,实在不容易,但我母亲却带养得干干净净、健健康康、活活泼泼……父母亲的伟大人格力量深深地感动着我,我对两位老人既敬又爱。这种敬爱不是挂在咀上,而是体现在行动上。我从小就热爱劳动,学习认真,没有让他二老操多少心。参加工作后,由县乡到区,由区到县,虽然离开了两位老人,但我还是经常回去看望他们。遗憾的是,我父亲晚年在大队林场劳动时,因大雪路滑摔伤了脚,原本健康的身体从此一蹶不振,迅速走下跛路,并于1979年刚满70岁时便去世了。我因为不在身边,加上当时经济确实很困难,在他晚年生病时没有能很好地照顾他老人家,在心里至今留下了深深的痛。令人略感欣慰的是,父亲去世后,母亲大部分时间跟着我在城里生活,使我能够略尽一点孝心,直到2003年因病去世,享年88岁。此外,我与一哥一弟一姐的关系一直也相处很好,我因读书比他们多,后来又有了正式工作,经济条件也比他们稍好一点,因此对他们能帮的尽量帮。俗话说“亲兄弟,明算账”,我们亲兄弟之间却从来没算过账。我总认为,平时帮他人也要帮,何况是自己的亲兄弟呢?他们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他们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他们需要帮助时,我总尽力而为地帮助他们,从不讲任何价钱。 我重视爱护家庭,结婚后则主要是苦心经营自己的小家。我工作担子重,小孩子多,经济收入少,要把家庭经营好很不容易。首先是开源节流,改善条件。我在县委机关工作时,月工资仅35元,我妻子在家务农,靠挣工分生活,每年不到100元收入,而全家6口人吃饭,年底总是超支。于是,我精打细算,自己每月的伙食、招待客人、回家打火车票及买点面条等什么的,严格控制在20元之内,还有15元钱,10元投资到先产队作全家口粮线,5元给妻子作油盐钱,因为父母还可劳动,因此没有给瞻养费,只是过年过节给点钱;表示一下意思。就是这样精心划算,年底决算还要超支。怎么办?我就在做好份内工作的同时,利用休息时间,经常为县广播站写点新闻稿,每篇稿子能得到0.3元到2元不等的稿费。一月下来,少时上10元,多时20多元,个别月份接近一个月工资,补贴家用就好多了。后来,妻子进了城,当了一名商业职工,月拿25元工资,两人每月也仅60元收入,但比在农村时好多了。这就是开源;节流,主要是巧作安排,精打细算。我的理财原则是:量入为出,细水长流,略有结余。全家收入这么少,由于安排得好,小日子也还过得去,虽然吃得不算好,但没饿着;穿得不算好,但没冻着。多年以后,不仅不欠一分债,还略有节余。同事们夸我们夫妻“精明能干。”其次是互相尊重,和谐相处。我们夫妻1969年结婚,已经40多年了,基本上没有吵过架、红过脸。一直平等相待,尊重对方,大小事情,有商有量,从不搞“大男子主义”和“妻管严”;互相关心对方,有吃有穿,你推我让。大病小病,嘘寒问暖,热心照顾,彼此关切。工作中互相鼓励,互相支持,在单位都是先进工作者。由于妻子生小孩多、家务重、单位忙,多年劳累,退休后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缠身,体质很弱。我在积极帮助她治病养病的同时,还自学了一些基本的医护知识,当她的保健顾问;她每次到卫生所或医院看病、拿药,基本上都是我陪上陪下,没有让她一个人单独去过。对于几个女孩,我们夫妻也看得很重,根本没有重男轻女、厌恶嫌弃之意。生活上尽量照顾她们,心理上尽量疼爱她,对她们的正当要求千方百计予以满足,从没有开口骂过她们,更没有动手打过她们。因此女儿们从小听话,善良可爱,现在都已成家,相夫教子,自食其力。整个家庭人口到齐,共有十六口之多,可以说热热闹闹、其乐融融。三是分担家务,关怀体贴。上班期间,由于工作性质,我加班多、下乡多,家务基本上都压在妻子一人身上,我对此却爱莫能助,内心深感愧疚。退休后,我有时间了,就千方百计予以补偿,考虑到妻子身体不好、长期透支,我就承担了买菜、做饭等大部分家务,让她有时间多锻炼一下身体,多参加一些娱乐活动。可以说,退休以后我们的家庭进入了最快乐、最舒适、最自由的黄金时期,现在唯一的愿望就是把身体锻炼得更好,多享受一下人世间的美好!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