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毛泽东写的新闻,原载1949年4月24日《人民日报》。这篇文章现在被选为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八年级上册)的课文。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毛泽东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电头)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获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即已渡过30万人。/21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2/3,余部23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得力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35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范文二: 自9月21日抵美,胡锦涛5天之内踏访纽约和匹兹堡两座城市,连续出席4大峰会,这4份讲话,篇幅不足九千言。 国家主席胡锦涛23日在美国纽约出席第64届联大一般性辩论时发表题为《同舟共济 共创未来》的重要讲话(全篇字数不足400个)。讲话全文如下: 同舟共济 共创未来 ——在第64届联大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 (2009年9月23日,美国纽约)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胡锦涛 主席先生,各位同事,女士们,先生们: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多边主义和国际关系民主化深入人心,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共识,国与国相互依存更加紧密。 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在持续,世界经济复苏前景还不明朗,全球失业和贫困人口数量上升,发展不平衡更加突出,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进一步显现,恐怖主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跨国有组织犯罪、重大传染性疾病等非传统安全威胁依然存在,一些热点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地区局部冲突此起彼伏,国际形势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给世界和平与发展带来严峻挑战。 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国际社会应该继续携手并进,秉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包容理念,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不懈努力。 当然,语言精炼和用语苟简是两回事,随意苟且简略是无助于语言精炼的,而且容易产生歧义。 所谓严谨,指的是态度严肃,交代清楚,行文自然,结构严密。在写作时只有做到叙事周全,说理透彻,要求精当,用词选句贴切无误,才能使公文符合实际,合乎逻辑。 所谓庄重,是指公文的语言端庄、持重、严肃。这是由公文具有行政约束力和法定强制力这一特点决定的。文章要想写得快且好,作者一定要有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所以人们常称文学家、文章高手为“语言大师”。公文是实用文体,写作时效性要求比较严,写作人员不能像作家搞创作那样“十年磨一剑”、“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而是要快速表达,下笔成章。怎样才能快速表达?除了要多读勤写,培养公文语感这个根本方法外,还应该学习和掌握公文惯用语。我们讲公文语言庄重的特点,还包括写作时必须经常使用公文专用语。 (专用语) A、常用的开头词:根据、据、近查、最近、自、自从、为、为了、由于、关于、按照、遵照、随着、现将、当前、目前; B、常用的引叙词:前接、近接、现接、当经、前经、现经、并经、悉、敬悉、惊悉、近悉、喜悉、欣悉、特(现)通知(通报、批示、批复、报告)如下; C、常用的称谓词:本(我)办、贵(你)处、该单位; D、常用的表态词:应、应当、似应、责成、同意、拟同意、拟不同意、准予备案、请即试行、遵照执行、即将下达、现予公布; E、常用的询问词:妥否、是否妥当、是否可行、如无不当、如无不妥; F、常用的综合词:为此、据此、综上所述、鉴此、总之、总而言之; G、常用的表达目的词:批示、批复、示复、函复、函告、告知、周知、批转、下达、遵照办理、参照执行; H、常用的结尾词:特此报告、现予公布、为荷、为要、为盼、是荷、贯彻执行、将...报告给我们。 公务文书常用词语(略) 所谓生动,从某种程度上说,写公文比写文艺作品更需要生动。但公文语言的生动和文艺作品的生动有着本质的区别。文艺作品的生动主要通过情节的发展、细节的渲染、场面的描写、人物心理的刻画来实现,而公文语言的生动则主要借助于观点新颖和材料新颖来实现。 做到观点新颖,就要学会科学的概括,准确的提炼,从错综复杂的现象中提出不落俗套的概念和判断来。做到材料新颖,关键要选择出最符合客观实际情况、最有说服力的典型事例来。如:毛书记讲话(见市委全会讲话稿;李市长政府全会讲话稿)。再如:某市直单位在《关于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工作情况的报告》中,在谈到创建工作之初一些干部职工对创建工作认识模糊时说:“一些同志认为,正常的本职工作是“硬任务”,创建文明单位是“软指标”,“软”的要服从“硬”的;还有同志认为,“好汉难敲三面鼓,双手难捉两条鱼”。担心抓了创建,影响了正常工作。”这段公文选取的事例比较典型,语言比较形象,自然就增强了公文的生动性。 要尽量使用消极修辞。公文的修辞原则:主要使用消极修辞方式、适当运用积极修辞方式。 消极修辞方式。公文具有规范作用。公文的规范作用也就是公文的控制作用。公文的控制作用要求公文的评议也不可缺少控制性。这种语言修辞正是公文用语的消极修辞。消极修辞要求语言有所控制,文理通顺,结构妥帖,繁简适当,通俗易懂,语言明确。 例一:在创建卫生城市的过程中,从重从快治理狗患,是摆在公安、城管、卫生等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定向型控制用语) 例二:少数教师对违纪学生的舞弊行为熟视无睹,听之任之,这是完全错误的。(定性型控制用语) 积极修辞方式。在公文写作中,恰当运用某些修辞格,如:比喻、借代、夸张、设问、象征、感叹、警句、顶真、排比、对偶等),把所陈述、表达、反映、部署、要求的问题准确、鲜明、生动地写出来,可以给人以深刻的感染。这就是公文写作中的积极修辞方式。这种修辞方式要恰当运用,不可过多,否则公文容易让人误认为是“文艺作品”。 一定的语言文字素养是公文写作的前提性、先决性条件。做到使用字词准确无误,就是要先解决文字意义上“行”的问题。正如孔子:“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er近),辟如登高必自卑(卑bei低下)。”意思是说,登上高处一定要从低处开始。比喻做事情要循序渐进,逐步深入。所以,写好公文必须首先过好语言文字关。 总之,我认为,语言文字素养,说到底是一种比较长时间学习积累形成的内在素养和本能。起草文稿一般不可能每个字、每个词、每个句子都去慢慢推敲,都去锤炼半天,而更多的是凭“语感”。熟能生巧、习惯成自然。 十二、公文写作的素养要求 工作的实践使我领悟到,公文写作要达到较为理想的境界,并非攀缘蜀道,但也绝非信步闲庭,它需要公文写作者砥砺不懈、不断学习,努力完善、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一)乐此不疲的醋爱。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籍华人杨振宁博士认为:“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是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所以,兴趣是人们对于某种事物或某项活动的一种强烈倾向和喜好情趣,是一种动力。不管干什么事情,只要有了正确的态度和浓厚的兴趣,才会有动力,才会乐于去干,并想方设法去干好。公文写作也是如此。尽管文字工作很辛苦,很繁重,很清贫,但是一旦选择了这项工作就必须发自内心地热爱,全身心地投入,无怨无悔地奉献。如果患得患失,拈轻怕重,不但干不出成绩,得不领导认可,而且必然会失去成长的良好时机。 (二)百折不挠的坚忍。有不少同志,特别是刚进入办公室的同志,写公文、写讲话,最大的问题是缺乏信心,缺少毅力,害怕自己写的文稿得不到领导的肯定,返工重来。如:接到领导交给的文件起草任务,很重视,动笔前学习文件,收集资料,仔细审题,认真构思,并且还尽力按照领导的要求巧妙运用语言,花了很大精力。但是,由于领导的要求一般很高,初稿往往不容易通过,这时就很容易产生自卑,对写作丧失信心,时间长了甚至动摇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因此,做文字工作必须有一个正确的心态。文章是改出来的,特别是公文,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不是个人行为。人的思想、眼界有限,不可能一步到位,我们的各级领导,办公室和分管办公室的领导一般都是“老笔杆子”,看问题都很独到,眼界都很宽。俗话说,一级有一级的水平。领导修改,体现了领导对文稿的重视,不论是小改还是大改,甚至是推翻重来,都要正确认识,对事不对人,是对工作负责的态度,提出要求让你改,甚至推翻你写的原稿,都不会抹煞你的工作成绩。文章改一次有一次的成色,主笔人改一次也有一次的提高,试想一下,你起草的文件,领导不作改动,就直接下发,个人怎么提高?因此,一定要克服这种心理障碍,大胆实践,不怕反复,久而久之,信心就会增强,能力就会提高。 对高质量的文稿,要认识到,是集体的智慧,是组织的行为,写好是责任所系、是理所当然,不张扬、不炫耀,防止出现“乐极生悲”和“急速可辱”的局面;对质量不高的文稿,经得起批评,不泄气,不抱怨,宠辱不惊,做到“骤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认真总结教训,及时弥补不足,尽快提高文字水平,更好地发挥“以文辅政”的作用。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