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0

公文写作培训提纲完整版

摘要: 一、机关公文的定义及种类 公文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在社会活动中形成使用的具有特定格式的文件或书面材料。公文的“公”是与个人活动中使用的私人文书的“私”相对而言的。我国现行公文,大致分为 ...
文稿修改演播室


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财政经济委员会根据各代表团和有关专业委员会的意见对中央及地方预算草案进行审查,并提出审查结果报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中央和地方预算的决议,国务院应当贯彻执行。

四、加强对预算超收收入使用的监督。中央预算超收收入可以用来弥补中央财政赤字和其他必要的支出。中央预算执行过程中,需要动用超收收入追加支出时,应当编制超收收入使用方案,由国务院财政部门及时向财政经济委员会和预算工作委员会通报情况,国务院应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作预计超收收入安排使用情况的报告。

五、严格控制不同预算科目之间的资金调剂,各部门、各单位的预算支出应当按照预算科目执行。中央预算安排的农业、教育、科技、社会保障预算资金的调减,须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以后根据需要还可以逐步增加新的项目。

六、加强对中央预算调整方案的审查工作。因特殊情况必须调整中央预算时,国务院应当编制中央预算调整方案,并于当年7月到9月之间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务院财政部门应当及时向财政经济委员会和预算工作委员会通报中央预算调整的情况,在常务委员会举行会议审批中央预算调整方案的一个月前,将中央预算调整方案的初步方案提交财政经济委员会,由财政经济委员会进行初步审查。

七、中央决算草案应当按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预算所列科目编制,按预算数、调整或变更数以及实际执行数分别列出,变化较大的要作出说明。中央决算草案应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举行会议审查和批准的一个月前,提交财政经济委员会,由财政经济委员会结合审计工作报告进行初步审查。

八、加强对中央预算执行的审计。国务院审计部门要按照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要求,对中央预算执行情况和部门决算依法进行审计,审计出的问题要限时依法纠正、处理。国务院应当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对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必要时,常务委员会可以对审计报告作出决议。

九、加强对中央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领导下,财政经济委员会和预算工作委员会应当做好有关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及时向财政经济委员会、预算工作委员会提交落实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预算决议的情况,对部门、单位批复的预算,预算收支执行情况,政府债务、社会保障基金等重点资金和预算外资金收支执行情况,有关经济、财政、金融、审计、税务、海关等综合性统计报告、规章制度及有关资料。

十、加强对预算外资金的监督。要采取措施将中央预算外资金纳入中央预算,对暂时不能纳入预算的要编制收支计划和决算。预算外资金的收支情况要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

十一、要依法执行备案制度。国务院应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权其制定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方面有关预算的暂行规定或条例,中央预算与地方预算有关收入和支出项目的划分、地方向中央上解收入、中央对地方返还或者给予补助的具体办法,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报送国务院备案的预算的汇总,以及其他应报送的事项,及时报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十二、预算工作委员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工作机构,协助财政经济委员会承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审查预决算、审查预算调整方案和监督预算执行方面的具体工作,受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会议委托,承担有关法律草案的起草工作,协助财政经济委员会承担有关法律草案审议方面的具体工作,以及承办本决定第十一条规定的和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会议交办以及财政经济委员会需要协助办理的其他有关财政预算的具体情况,并获取相关信息资料及说明。经委员长会议专项批准,可以对各部门、各预算单位、重大建设项目的预算资金使用和专项资金的使用进行调查,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应积极协助、配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00年第2号

二、通知的写作

通知,是向特定受文对象告知或转达有关事项或文件,让对象知道或执行的公文。

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

(一)通知的特点

  (1)行文的非上行性。通知主要采用下行文方式,也有部分是平行的或不相隶属的相关单位及人员传达的,但绝无上行文的特点。

  (2)应用广泛性。可以用来传达上级部门重要方针政策,也可以用于日常行政工作。

  (3)较强的时效性。通知的事项都是要求在一定时期内应知或应办的,具有较强的时效性。

  (4)受文对象的确指性。通知一般是针对具体单位或人员的,因而通常有显在的受文对象。

  (5)写作的灵活性。通知重要的在于交代信息,其形式则较灵活,它即可以长篇述文,也可以简语示之;即可以内部发文,也可以张贴公开。

  (二)通知的结构或格式

通知一般由标题、发文号、受文对象、正文和落款5部分组成。

标题:通知的标题形式多样化,一种是只有文种类型一种因素,例如“通知”;一种是文种前加以修饰语,如“联合通知”、“紧急通知”、“重要通知”;三是发文机关名称与通知文种合成标题,如“办公室通知”;四是由事由、通告二因素构成的标题,如“关于下发×××的通知”。

  发文号:凡作为正式文件下发的通知,一般于标题下标注发文号,例如“×文〔200×〕×号”。

  受文对象:一般于正文之前独立一行顶端写起,写出受文机关、社会团体等称谓,后跟冒号,以示引领下文。无固定通知对象者则该项免去。

   正文:通知的正文,表现在不同的通知型态中略有差异。

  ①发布性通知。用于发布规章的通知即此。一般较短小,只要写明发布内容名称、要求,而把所发布的规章作为附件处理。例如《国务院关于发布<广告管理条例>的通知》的正文只有“现将《广告管理条例》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两句。

  ②转发(批转)性通知。用于转发上级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这类通知写法也较简单:写明所转发(批转)的文件名称,目的,要求。有的还指明意义并提出指示性意见。

  ③指示性通知。用以传达领导或职能部门指示、意见,阐述政策措施、布置工作的通知即此。这类指示一般由发文理由、具体事项和结尾几部分组成。发文理由交代行文的依据与目的,具体事项以条款方式叙述具体要求,最后提出希望或要求。它的目的在于让受文单位了解“做什么”、“为什么如此”、“怎样做”。

  ④告知性通知。用于传播有关机关需要周知的事项。如人事任免、机构设置、迁移址、更改电话等。这类通知并无固定格式,说清楚事项信息即可。要求写作具体化、细节化。

  ⑤会议通知。用于传达召开会议的有关事项的通知即此类通知。要求写明发文目的、会议名称、议题、召开时间、地点、出席对象等。

  落款:写明发文机关名称和发文年、月、日。

(三)、通知的写作要求

一般性通知是机关、企事业单位经常使用的一个文种,正因为常写常用,所以容易造成一种错觉,仿佛写通知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其实不然。如“指示性通知”要提出具体的指示性意见,既要能提高下级机关对该项工作的认识,又要能使下级在实际贯彻中有所遵循。在“批转、转发性通知”中要写批语或按语,撰写时既要领会机关和领导的意图,又要了解收文单位的具体情况,明确针对何种问题。只有全面地准确地掌握上下级情况,才能将批语和按语写得恰如其分,有针对性。因此,撰写通知比撰写其他文件要求更高,来不得半点疏忽。

  第一,主题单一,内容具体。

  第二,有针对性。

  第三,结构可灵活,但条理要清楚。

  第四,语言准确、简炼。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说点什么...

已有0条评论

最新评论...

本文作者
2013-9-10 12:08
  • 4
    粉丝
  • 3641
    阅读
  • 0
    回复
作者其他文章
资讯幻灯片
热门评论
热门专题
排行榜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