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请示的写作 请示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对某项工作、问题作出指示,对某项政策界限给予明确,对某事予以审核批准时使用的一种请求性公文,是应用写作实践中的一种常用文体。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一)请示的分类 根据内容、性质的不同,请示分为请求指示性请示、请求批准性请示、请示批转性请示3种。 (二)请示的结构 请示由标题、主送单位、正文、发文机关、日期构成。 标题:一般由请示单位、请示事由、文种或请示事由和文种组成。 正文:正文一般由3个部分组成 ①请示缘由。 提出请示的原因和理由。 ②请示事项。 提出有关问题要求上级指示或批准,有的要求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意见,供上级机关参考。提出的请示,要符合有关方针、政策,切实可行,不可矛盾上交。 ③请示要求。 应明确提出要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途径,常用“是否妥当,请批示”、“妥否,请批示”、“如无不妥,请批转有关单位执行”等等。 政策性请示范文: ×××化工厂关于贯彻按劳分配政策两个具体问题的请示 省劳动厅: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的基本原则,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之一。几年来,我厂由于认真贯彻了按劳分配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广大职工的社会主义劳动积极性,使得生产率成倍地增长,乃至几倍的增长。 为全面贯彻按劳分配原则,进一步调动职工的劳动积极性,现就两项劳资政策问题请示如下: 一、拟用1990年全厂超额利润的10%为全厂职工晋升工资。其中,1990年4月30日在册职工每人晋升一级,凡班(组)长和车间先进生产(工作)者及其以上领导和先进人物再依次晋升一级;全厂技术突击组成员每人浮动一级工资,组长每人浮动两级工资。 二、拟用1990年全厂超额利润的10%一次性为全厂职工每人增发奖金平均100元,具体金额按劳动出勤率和完成定额计算。 以上请示,妥否,请批示。 ×××化工厂 一九九○年十一月十日 评析: (1)“拟用”用得好,工厂“拟用”这笔资金给职工晋升工资和发奖金,先行请示,这是请示的关键一环。 (2)注意政策的请示,政策问题是个原则性问题,凡把握不准时,都应及时请示,以便工作主动。 嘉奖性请示范文: 省经济研究中心关于嘉奖刘××的请示 省总工会: 我中心是省政府的事业机构,负责全省的经济研究工作。由于中心尚无工会组织,故未能及时参加工会的有关活动。近闻总工会正在全省开展评奖活动,故将为我中心刘××同志立功一事请示如下: 刘××,男,52岁,1964年大学毕业,现为副研究员。该同志长期从事农业经济的研究工作,做出了许多卓著成绩,多次受到领导的好评,并为农业生产创造了显著效益。其中《×××××××》和《×××××××》两篇论文分别荣获全国农学会一、二等奖,《×××》一书被评为全国科普鼓励奖,其本人已被编人中青年科学家辞典。 根据×总发【19××】××号文件精神,刘××同志符合立功条件,望予嘉奖。 以上,妥否,请批示。 省经济研究中心 一九九○年×月×日 评析:层次清晰,陈述有序,有理有据。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2000年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2001年1月1日起施行)规定,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它是我们在工作中较多使用的一种公文,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我们看下面这个例子: 关于要求解决学生宿舍拥挤等问题的请示 市人民政府、市教育局: 我校今年由于住宿生急剧增加,已有的学生宿舍已无法容纳,现在住宿生基本上是一个床位两个人睡,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为解决这一困难,我校决定再建一栋学生宿舍楼。另外,我校图书馆也尚未达到省“两基”标准,望上级部门给予适当支持。 特此请示,请回复。 ××市二职 2003年12月15日 以上这篇请示,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我们逐一加以分析修改。 在标题方面: 第一,请示,就是“请求指示、批准”,所以标题中的“要求”两字可省去。另外,对上级用“要求”的口吻也不甚妥当。 第二,“解决学生宿舍拥挤问题”不明确,既可以是增加学生宿舍,也可以是减少住宿生人数,根据本请示内容,应直接写明是“下拨建造学生宿舍楼经费”。 第三,“等问题”不符合“请示应当‘一文一事’”的要求,应删去“等”字。 在主送机关方面: 请示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根据“谁主管、请示谁”的原则,可保留“市教育局”,删去“市人民政府”。 在请示原由方面: 第一,“已有的学生宿舍已无法容纳”表述不够准确,可改为“造成学生住宿十分困难”。 第二,“基本上”不够明确,应写明“有×××人是一个床位两个人睡”的。 第三,“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不全面,还应加上“影响学习、生活”。 第四,“我校决定再建一栋学生宿舍楼”,应讲明楼高和建筑面积是多少。同时,用“决定”一词也不妥,可改为“准备”。 第五,应补充说明建造学生宿舍楼的经费。如“经有关工程人员匡算,共需资金×××万元”。如果其中一部分资金是自筹的,还应写明“目前,我校可自筹资金××万元,尚缺×××万元”。 在请示事项方面: 第一,应明确写明“为此,我们恳请市教委下拨给我校建造学生宿舍楼经费×××万元”。 第二“另外……给予适当支持”应删去。 在结束语方面: 应改为“特此请示,请批复。” 在署名方面: 应用学校的全称“××市第二职业中学”,并加盖印章。 在署时方面: 应用汉字小写全称年月日,即“二○○三年十二月十五日”。 六、批复的写作 (一)批复的定义。批复是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回复性公文。其制作和应用一般以下级的“请示”为条件。当下级机关的工作涉及到方针、政策等方面的重大问题,报请上级机关审核批准时;当下级机关在工作中遇到新情况、新问题,无章可循,报请上级机关给予明确指示时;当下级机关遇到无法解决的具体困难,报请上级机关给予指导帮助时;当下级机关对现行方针政策、法规等有疑问,报请上级机关予以解答说明时;以及当下级机关因重大问题有意见分歧,报请上级机关裁决时,上级机关都应该用“批复”予以答复。除此之外,有时“批复”还被用来授权政府职能部门发布或修改行政法规和规章。 (二)批复的分类。根据内容、性质的不同,批复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审批性批复;一类是指示性批复。审批性批复主要是针对下级机关请示的公务事宜,经审核后所作的指示性答复。比如关于机构设置、人事安排、项目设立、资金划拨等事项的审批。指示性批复主要是针对方针、政策性问题进行答复。这一类批复,不只是对请示机关提出请示事项的答复,而且批复的指示性内容,在其管辖范围内,具有普遍的指导和规范作用。另外,授权政府职能部门发布或修改行政法规和规章的批复,也属于指示性批复。 (三)批复的结构、内容和写法。批复由首部、正文和尾部3部分组成。 首部。包括标题和主送机关2项内容。 批复的标题有多种构成形式:一种是由发文机关名称、批复事项、行文对象和文种构成;一种是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构成;第三种是由事由和文种构成;第四种是由发文机关名称加原件标题和文种构成。 批复的标题有2点需要特别强调: 一是关于发文单位。批复的发文单位即行文主体,既不能不写,也不能随意略写或简化。 二是关于事由。批复的事由大致有2种写法,一种是用表示关联范围的介词“关于”加上请示或批复的事项来表述,如《国务院关于1991—2000年全国治沙工程规划要点的批复》;另一种是在“关于”和请示或批复事项中间再插入一个表态动词“同意”来表述,如《国务院关于同意开放×××航空口岸的批复》。 主送机关:批复的主送机关是指与批复相对应的请示发文机关。授权性的批复,主送机关应当是被授权发布施行行政法规和规章的下级机关。 正文。正文是批复的主体,其内容比较具体单一,层次构成相对固定。其中除授权性批复与一般批复的写法有所不同外,其他批复的结构一般由开头(引语)、主体和结尾(结语)三部分组成。 引语。批复的开头通常要引述来文作为批复的依据,引述的方法有四种:第1种是结合请示的日期引述,如“×年×月×日来文收悉”;第2种是结合来文的日期和文号引述,如“×年×月×日×号文收悉”;第3种是引来文日期和来文名称,如“×年×月×日《关于……的请示》收悉”,第4种是引述来文日期和请示事项,如“×年×月×日关于……问题的请示收悉”。 主体。主要说明批复事项。应当根据国家的方针,政策、法令、法规和实际情况,针对“请示”的内容给予明确肯定(或否定)的答复或具体的指示,表明同意与否的态度,一般不进行议论。答复请示事项针对性要强,答复要明确具体,简明扼要,表达要准确无误。也有的批复,在批复事项后面概括提出希望和要求,进一步强调批复的主旨。 结语。一般用“此复”“特此批复”等习惯用语。它的写法有3种:第1种是提行写“此复”或“特此批复”;第2种是写希望和要求,给执行请求事项的答复指明方向;第3种是秃尾,就是请示事项答复完毕就告结束,此种结尾方法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 尾部。一般包括署名和成文时间两个项目内容。署名写上批复机关单位名称,并加盖公章;成文时间写明年、月、日。 要写好批复还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有核实请示缘由的真实性,研究请示所注意所提意见或建议的可行性,有些情况应先作调查研究;第二,凡请示事项涉及其它部门或地区的问题,批复前都要与其协商,取得一致意见;第三,及时批复,以免贻误工作。对不按行文的正常渠道办理或一文多头的请示,应予以纠正,以免贻误工作。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