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网友:我们今天重点要探讨的是会议文件上面与会人员名单的排列顺序问题。譬如,党委全会委员名单、人大会议主席团名单等。
何新国老师:我每年参加省人大会议文件组的服务工作,都要对大会主席团名单进行排序。这项工作从跟着领导干到自己单独干再到指导别人去干,持续了二十年,期间陆续碰到不少具体问题,也进行过深入分析和认真总结。过去碰到具体问题,总是去找中央委员会名单、全国人大会议主席团名单进行参考。这两个名单可以说是当前我们党和国家机关两个最具权威的名单,它们所采取的排列方法,应该值得地方各级机关学习参考。
老秘网网友:为了准备这次讨论,我事先专门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名单、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主席团名单。这两个名单都是新华社发布的,在网上都可以查找并下载。经过对比分析,我发现这两个名单所体现出来的方法有些不一样,有的地方甚至于相互矛盾。地方党委全会委员名单参照中央委员会名单的排列方法,地方人大会议主席团名单参照全国人大会议主席团名单排列方法,估计现实当中都是这么做的。但是,其他系统和单位参照哪一家为好呢?
何新国老师:对啊,你提出这个问题,说明你是一个有心人。比较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名单和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主席团名单,确实可以发现有不少差别。譬如,中央委员会名单的提法是“按姓氏笔画为序”,而全国人大会议主席团名单的提法是“按姓名笔划为序”;再譬如,中央委员会名单把“马飚(壮族)”排在“马晓天”前面,而全国人大会议主席团名单把“马晓天”排在“马飚(壮族)”前面,等等。诸如此类,确实给地方各级机关参照起来带来不少困惑。现在,我们从其他方面说起,逐步地回答这些问题。
老秘网网友:那么,无论是中央委员会名单,还是全国人大会议主席团名单,作为会议文件之一,到底是按照什么方法排列出来的呢?
何新国老师:名单排序是通过比较的方法确定姓名排列的先后次序。比较的方法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内容:一是两两比较,即同时只能把两个人的姓名进行比较。 二是同位比较,即两个人的姓名第一个字与第一个字进行比较、第二个字与第二个字进行比较、第三个字与第三个字进行比较,第一个字确定不了就比较第二个字、第二个字确定不了就比较第三个字、从左到右依次比较直到能够确定先后次序为止。 三是先画数后笔顺,也就是先比较两个字的画数,画数少的排在前面;如果画数相等,则比较笔顺,从第一笔开始按照横、竖、撇、捺、折的先后来确定次序,第一笔笔画相同则比较第二笔,直到能够确定先后次序为止。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