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汉字都是木部、7画。“杨”字第五笔为折,第六、七两笔都是撇,在写法上毫无疑问。“李”字第五画为横钩(折笔的变体),第六笔的认定至关重要。因为“杨”字的第六笔为撇,所以若“李”字第六笔为横则“李”在“杨”前,若“李”字第六笔为竖钩(折笔的变体)则“杨”在“李”前。 那么,“李”字的第六笔到底是什么呢?从汉字书写运笔情况看,两笔之间需要钩连时笔锋运动一定是采取就近原则,所以在书写“李”字的时候,第五笔横钩之后应该接着写竖钩才对,只有这样书写笔锋才没有空转因而效率最高。 我认为,“李”字的第六笔应该是竖钩,“杨”排在“李”的前面没有问题,因此支持《现代汉语词典》的观点。 翻检《通用汉字正形字典》(语文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特别顾问许嘉璐、编委会主任袁贵仁、主编王铁昆)第153页关于“李”字的笔顺写法、第302页关于“杨”字的笔顺写法以及第348页关于“子”字的笔顺写法,都印证了上面的分析和观点。 上面从“李”字第六笔笔画的认定,推断“杨”排“李”前。其实,“李”字第六笔为竖钩不是一个问题,而问题在于对竖钩的认识和处理。 《现代汉语词典》在部首检字表“说明”里讲得非常清楚,把竖钩作为折笔的变体处理,所以“杨”(第六笔为撇)排“李”(第六笔为折)前。 而《新华字典》部首检字表在折笔“说明”里没有提到竖钩,则很可能是把竖钩作为竖笔的变体处理,因此“李”(第六笔为竖)就排在“杨”(第六笔为撇)的前面了。 竖钩到底应该作为竖笔处理还是应该作为折笔处理呢?至少目前语言文字专家对此还存在分歧。按照我的理解,既然横钩、竖提(与竖钩方向相反)、竖弯钩、横竖钩都已经作为折笔的变体处理,那么竖钩也应该作为折笔处理,毕竟有钩就有折笔嘛。 所以,我还是倾向于《现代汉语词典》的观点,“杨”排“李”前比较科学。
时间飞鸟网友问:如果主席台上的人员是单数,主要领导坐中间没有错,那么从主席台往下看,第二位的顺序是主要领导的左边还是右边呢?如果主席台的人员数是双数又是怎么排位呢?到底是以右为尊还是以左为尊,有时真搞不清楚,谢谢!
何新国老师:主席台上面人数为单数时,主要领导坐正中间,从主席台往下面看,第二位排在主要领导的左手边,第三位排在主要领导的右手边,第四位在左,第五位在右,依此类推。如果主席台上面的人数为偶数时(假设为6人),先确定主要领导的座位,再按照上述从左到右的方法排列,结果应该是主要领导左手边为三人而右手边为两人(另外一种解释是,当领导为偶数时,1、2号领导同时居中,2号领导依然在1号领导左手位置,3号领导依然在1号领导右手位置。结果与上面是一致的)。当坐成一排时,先确定主席,主席左边与右边相比,左边为尊。 以下图文转自网络: 按照中国公务礼仪(政务礼仪)“以左为上”的习惯,再考虑到领导之间的相对位置,会议中主席台座次排列分两种情况: (1)领导人数为单数时,1号领导居中,2号领导在1号领导的左手边,3号领导在1号领导的右手边,其他人依次排列,如下图所示: ![]() 这种排位方法可以称之为“左膀右臂法”,也就是说,无论领导人数是单数还是双数,2号领导始终位于1号领导的左边(左膀),3号领导始终位于1号领导的右边(右臂)。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