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工作时,综合一处的同志不仅人数多,而且高水平的人也多。虽然大家平时都很忙,实际交流的机会不多,但只要你有心,就有机会向他人学习,就可以取长补短,这是我文字生涯一段难忘的经历。 最难忘的还是办公厅分管领导的敬业精神。他虽然身处厅级领导高位,但在文字工作方面可以说是身体力行。他不仅是省委书记文稿写作的组织者,同时也是这项工作的具体实践者。很多时候,他与大家一齐上阵,与我们一样执笔操刀,这种情形是非常令人感动的。经过仔细观察,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即凡是他经手的讲话稿(包括执笔起草、把关修改两种),他都要到现场去听,而且边听边记录,听得很仔细很认真。这给我一个很大的启发,讲话稿起草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这个过程应该延伸到领导演讲、会后印发等环节,而不是写完送审就了事。因此,作为机关文字工作者,不仅要研究讲话稿的起草问题,还要关注领导的演讲,以及讲话稿印发后的贯彻情况。 由此我感到,机关文稿尤其是讲话稿有一个效果评估的问题,应该作为文稿起草的一个重要环节,由撰稿人进行跟踪总结。按照文稿形成、消费、作用的时间先后,文稿的效果可以分为三种:一是撰写效果。领导修改很少,甚至没有修改,文稿顺利通过领导审签,并得到领导的称赞。通过撰写文稿让领导了解你、赏识你、信任你、依赖你、重用你,这就是撰写文稿要努力达到的效果。二是演讲效果。不管领导是照本宣科,还是边读边讲边插话,或者完全脱稿讲,只要领导在台上讲得顺畅、听众在台下听得认真、双方产生了互动,就可以说达到了演讲的效果。相反,就要从文稿角度寻找原因,以便下次改进。所以,不能说文稿签出来就万事大吉,撰稿人还要亲自到现场去听,关注演讲效果。三是贯彻效果。领导讲话稿印发后,下面反映很好,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比较好地贯彻,统一了思想认识,推动了实际工作的深入开展,这就是贯彻效果。 撰写效果关系到文字工作者的前途,演讲效果关系到领导的形象,贯彻效果关系到实际工作的开展,这是按照文稿效果产生的时间先后来划分的。如果论重要程度,则要倒过来讲,即贯彻效果→演讲效果→撰写效果。机关文字工作者要以贯彻效果为努力目标,以演讲效果为关键环节,以撰写效果为激励动力,从而把这三个方面有机统一起来,不断改进文稿起草工作,提升文字工作服务水平。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