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0

时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十八谈”

摘要: 加快领导方式转变 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 十八谈·濮阳篇谋定而动□ 何 平 变“边缘”为“前沿”,变“交界”为“交会”,变“落后”为“赶超”——濮阳“三变”,来自思想解放,源于科学定位,变出了新的思路、新的举 ...
文稿修改演播室


十八谈·南阳篇 以带求进
 
  时间:2011-6-10 3:53:37 来源:东方今报 
 

□何平
大带小,先带后,工带农,城带乡……一个“带”字包含着普遍联系,体现着社会秩序,点出了发展进步的关键所在。
宛言的文章《“带”出发展新天地》谈的是“四个带动”,阐释了“带”的丰富内涵,让我们真切看到了“带”的作用,“带”的威力,“带”的效果。
任何一项工作,要想落到实处,求得实效,必须找准着力点,选准突破口。项目带动、品牌带动、创新带动、服务带动,是“三具两基一抓手”的丰富和提升,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载体,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重要手段。
“带”,必正方向。方向清,带动才会明。持续是方向,统筹也是方向,提升还是方向,为民更是方向。坚持正确方向,把各项工作带上正路,带出水平,带出质量,就一定能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大的利益、更多的实惠。
“带”,需聚动力。动力足,带动才会强。动力来自科学技术创新,动力来自体制机制改革,动力来自对外开放搞活……一个个动力的源泉都充分涌流,一个个干事的激情都充分点燃,就一定能带来更大规模、更高层次的发展。
“带”,要顺环节。环节顺,带动才会快。重视服务是环节、强化管理是环节、提高效率是环节……增强运作能力,提升服务水平,完善绩效制度,树立良好作风,环环相扣,节节通畅,就一定能带来更诱人的投资环境、更喜人的发展势头。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领导干部要带头学、带头转、带头干、带头有所作为,带着理想绘蓝图、带着激情搞建设、带着责任谋发展、带着使命为人民。
带则动,动则进,进则成。
 
十八谈·南阳篇 “带”出发展新天地
 
  时间:2011-6-10 3:45:16 来源:东方今报 
 

□宛  言
 如果说河南是中国的缩影,南阳无疑就是河南的缩影。
南阳,说到浓郁的楚风汉韵,古老的“南都”、“帝乡”,很多人都如数家珍、津津乐道;说到在全省地域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总量第三,很多人都倍感欣慰、颇为自豪。
改革开放以来,南阳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然而,跳出南阳看南阳,最大的问题就是“大而不强”。
经济总量较大,人均偏低。尽管经济总量位居全省前列,但人均GDP和财政收入这些核心指标,还赶不上全省平均水平。与先进地市相比,发展速度不快,差距呈拉大趋势,面临着标兵越来越远、追兵越来越近的严峻形势。
经济结构不优。三次产业结构仍属于低度化的“二三一”,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偏低。工业实力不强,大块头企业不多,对经济发展没有起到应有的支撑拉动作用。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水平不高,农业基础设施薄弱,还没有完全摆脱“望天收”的状况。中心城市首位度不高,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存在着“小马拉大车”的尴尬。
更深层的问题是,干部群众盆地意识、农本意识较浓,市场意识、开放意识较淡,工作中框框套套、陈规陋习多,敢想敢干、大胆开拓少,思想解放这个总开关还没有完全打开。就工作方法来看,领导科学发展的办法不多,破解发展难题的招数不多,弯道超车的本领不强。就工作作风来讲,抓工作还缺乏一种实劲、韧劲和狠劲,缺少一种拼命三郎的精神,与建设中原经济区的要求比,工作作风还存在不少不适应的地方。
 
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大幕已经拉开。面对省委、省政府的重托,面对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激烈竞争局面,面对大而不强的现状,南阳,面临着既要“赶”、又要“转”的双重任务,承担着既要“思”、又要“行”的双重使命。
如何既能赶得快,又能转得好?必须抓重点、抓关键、带全局。就是要狠抓重点环节,集中力量破解难题、突破瓶颈,带动整体工作全面发展。在总结提炼过去发展思路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南阳把破题的钥匙定位在项目带动、品牌带动、创新带动、服务带动“四个带动”上,并在全市组织实施。
“四个带动”是一种工作方法,就是用项目的理念谋划工作、推动落实,用品牌的理念拉高标杆、提升质量,用创新的理念开拓思路、增创优势,用服务的理念凝聚人心、形成合力。
“四个带动”是一种运作抓手,通过项目、品牌、创新、服务的带动作用,抓纲带目,着力解决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促进工作落实。
 “四个带动”是一个发展载体,以此扩总量、调结构、提质量、促转型,开创南阳科学发展新局面。
“四个带动”是一种检验手段,其实施成效直接检验着科学发展的水平、跨越发展的能力。
“四个带动”,交织关联,互为呼应,看得见,抓得着,可着力,可检验,有利于广大干部群众使出实劲,取得实效。
说到底,“四个带动”着眼于“转”,立足于“做”,是南阳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大动作,是领导方式转变的新实践。
“四个带动”,关键在“带”。就是要通过“带”,把南阳带入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大战略、大布局,带成豫鄂陕省际区域性中心城市,带成河南省生态经济示范区,带成中原经济区的重要区域增长极。
 项目带动“带”实发展基础。
项目带动就是以抓项目的方法来推进工作,实现各项工作项目化,以项目化来提升运作水平,实现发展目标。实施项目带动,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通过大上项目,上大项目,上好项目,实现传统优势产业的全面提升,实现新兴产业的做大做强,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抓项目,绝不是只抓经济建设项目,还要抓社会、民生、生态、党建等方方面面的项目,各项工作都靠项目去推进、去落实。?
当前,国家加大对新兴产业、基础设施、民生改善等领域的投入力度,产业转移呈加速趋势,南阳又承担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和移民迁安、筹办第七届全国农运会两项“国字号”任务,争取和引进项目,可谓占据天时、地利、人和。
围绕项目带动,我们制定了固定资产投资五年倍增计划,实行了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四个一”工作机制。去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近1400亿元。整个“十二五”时期,我们争取上马项目2000个左右,总投资突破8000亿元。
尤为可喜的是,郑渝高铁南阳段、宁西铁路复线南阳段等一批重点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南阳发展后劲更加充沛。
品牌带动“带”好发展质量。
品牌是一个地区综合实力和形象的集中体现。实施品牌带动,就是用打造品牌的标准去推进工作,事事创一流,处处扛大旗,以培育品牌获取竞争优势,以品牌带动引领先进生产力,提高发展质量,提升工作水平。
南阳经济大而不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低端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名牌产品少。基于此,我们确立了打造“品牌南阳”的目标,建立了国家、省、市品牌争创三级梯队,强化质量管理,出台了相关奖励和扶持政策。力争通过五年左右的努力,在经济、文化旅游、社会等主要领域,创建100个以上“国字号”品牌。
除了在经济领域打造诸如天冠、宛西这样的实业品牌,在社会事业、人文、党建等各个领域,我们都注重品牌的力量。如在人文领域,挖掘打响了南阳“五圣”等一批历史文化品牌,着力开发了南阳玉雕等文化产品品牌,培育了二月河等南阳作家群品牌。
在党的建设领域,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受到中央和省委的肯定,外出流动党员管理等工作成为南阳党建工作的鲜明特色。
创新带动“带”出发展活力。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说点什么...

已有0条评论

最新评论...

本文作者
2013-10-1 22:37
  • 4
    粉丝
  • 6700
    阅读
  • 0
    回复
作者其他文章
资讯幻灯片
热门评论
热门专题
排行榜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