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梦·起航”特别报道见A07版】 中原梦系列评论之十四 保持开放心态 让梦想成真 时间:2013-4-27 2:14:52 来源:东方今报 郭庚茂书记阐述一亿河南人民的中原梦 明确提出六个“一定要” 努力实现中原梦 东方今报继续推出新言撰写的“凝心聚力实现中原梦”系列评论之十四 改革开放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对外开放是河南的基本省策和决定前途命运的关键选择。“开放”是经济开放,是招商引资,更是心态的开放、思维的开放、胸怀的开放。 事实告诉我们,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的经济开放了,但有些观念还没有开放;我们的社会开放了,但有些思维还没有开放;我们的体制开放了,但有些领域还没有开放。 如今,河南又站到了一个开放的新起点。中原经济区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相继上升为国家战略,它们不仅仅是“经济”区,而是“五位一体”全面发展的综合体。可以说,河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开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全面开放。 这种开放,体现在对外贸易上,体现在河南形象上,更体现在一个中部大省的整体心态上。 培育“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已被写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进入各级政府的任务列表。要完成这项任务,政府必须先从自身做起。 寻求合作共赢是一种开放心态。全球化时代,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不可能孤立存在,谁的开放度更大,谁就能赢得发展的制高点。河南组团参加博鳌论坛、郑州起航“航空港”等一系列举措就是为了寻求与周边合作、与世界共赢。 敢于透明公开是一种开放心态。信息化时代,自我封闭无异于画地为牢。透明公开不仅是“防腐剂”更是“清洁剂”。政务信息越来越透明,舆论环境越来越开放,才有利于营造“清正、清廉、清明”的氛围。近10年来,河南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允许公民旁听,就是透明公开的很好示范。 善于开拓创新是一种开放心态。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个人,因循守旧必然丧失创新驱动力。对政府部门来说,就要善于接受新事物,敢于尝试新领域,乐于鼓励新创造,而不是把创新的萌芽扼杀在守旧的摇篮里。郑州ZZIC、洛阳LYIC,在政府与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心通桥”,就是政府接受新事物的生动体现。 进一步说,开放心态也是一种包容思维,是一种雅量。这就要求各级干部以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开阔胸襟,以转变观念开辟发展路径、拓展发展空间。 在实现中原梦的进程中,无论是“对外开放”,还是“对内放开”,都需要我们保持开放的心态,以开放推动转型、以开放实现跨越。 新言 【“中原梦·起航”特别报道见A05版】 中原梦系列评论之十五 维护公平正义 让梦想成真 时间:2013-4-28 4:09:07 来源:东方今报 郭庚茂书记阐述一亿河南人民的中原梦 明确提出六个“一定要” 努力实现中原梦 东方今报继续推出新言撰写的“凝心聚力实现中原梦”系列评论之十五 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也是实现中原梦的价值坐标。 面对“你是弱势群体吗”这样的问题,无论是扛着编织袋进城的农民工、拿着简历在职场奔走的大学生,还是月收入上万的白领、工作稳定的公务员,都给自己贴上了“弱势”的标签;面对央视“你幸福吗”的提问,无论是被访者“我姓曾”的“神”回答,还是网友“如果有一位同胞受到不公正待遇我就不幸福”的吐槽,都受到热烈的追捧。 不管是“弱势心态”的蔓延,还是对“你幸福吗”的调侃,都流露出对不公平、不公正环境的焦虑。情绪源于经验,当一次次目睹影响恶劣的不公事件,普通人的无力感被成倍放大,幸福感自然消减,弱势心态油然而生。 事不公则心不平,心不平则气不顺,气不顺则难和谐。很多时候,公平感的获得,比财富的增加更为重要。 不可否认,为实现公平正义,我们这些年做出了不少努力,包括惩治贪腐愈加严厉、收入分配改革更加注重公平等,但距离公众的预期还有不小差距,还需要再接再厉。 实现公平正义,必须“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这是实现公平正义最根本的保障。如何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保网络?如何破除社会不公背后的特权意识?诸如此类公众最关心的公平正义问题,都需要立足河南现实,逐步破解。 实现公平正义,更需要建设一套完善的监督机制。制度是人定的,同样需要人来执行。政策在落实过程中,有没有因为利益的诱惑而走样,有没有受到权力的干扰而变形,都需要监督机制的完善来保证。 实现公平正义,还需要守住司法这道最后防线。权利有可能受损害,机会有可能不平等,规则有可能不公正,但只要司法公正的天平不倾斜,所有向善向上的努力终究会得到回报。 维护公平正义,让每一个河南人都获得尊严和幸福;维护公平正义,让每一个人的中原梦都自由绽放。 (本系列评论到此为止。——编者) 新言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