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公文写作与处理培训讲稿 核心提示:公文处理不规范情况举例。此稿为2007年本站站长进行公文写作与处理培训时的讲稿内容之一。现简单整理发布,供同行特别是初入本行的朋友参考。内容中如有不妥之处,欢迎交流讨论,共同进步和提高公文处理水平。(注:讲稿中所举例子多为虚构,主要是为了说明问题,请勿对号入座)... 此稿为2007年本站站长进行公文写作与处理培训时的讲稿内容之一。现简单整理发布,供同行特别是初入本行的朋友参考。内容中如有不妥之处,欢迎交流讨论,共同进步和提高公文处理水平。 公文处理不规范情况举例 (注:所举例子多为虚构,主要是为了说明问题,请勿对号入座) 一、收文处理中的失误和不规范情况 (一)《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紧急通知》(东政办电〔2008〕35号)于7月1日下午印发,此件为特急件,文件中要求“包保**责任人名单要于7月3日之前上报区政府办公室”,“要建立****日报告制度,各****情况要在当天下午下班前报告区****局、区****局”。文件下发后,只有两个乡镇7月2日完成收文程序;大部分乡镇主要负责人没有在第一时间对来文批阅(有的只签名,无批示意见),某镇镇长到7月4日才签署意见。除一个镇于7月4日上报****名单外,截止7月4日下午4:00,另两个****乡镇未上报****责任人名单,区****局、区****局也未收到三个****乡镇****情况报告。(详见政府督查通报14期) [总结失误的教训,应注意以下几点:1.工作人员对收到的公文应及时送领导批阅,紧急公文应随收随送。原则上,急件当天送阅;一般文件传阅限3天之内完成,如遇特殊情况或多位领导阅批的公文,传阅时间最长不能超过5天。如遇领导同志公务繁忙一时不能批阅时,应注意及时提醒。2.“特急件”要及时催办,提请领导同志随到随批,节假日不例外。3.如因其他原因不能及时批阅公文时,承办人员应与领导同志电话联系,按领导同志意见办理,不得压件不送,不得存放停办。4.对有时限要求的公文,必须在时限要求之前办理完毕。] (二)上级单位催交材料,但收文还在领导办公桌上,未阅批,未安排人办理。[应注意:1.对有时限要求的公文,必须在时限要求之前办理完毕。2.特殊情况下紧急公文、专送公文和需要某位领导直接阅批的公文,应按照先办后传,急用者先阅,跳跃式传阅等方法处理。3.领导未批阅,也是办公室的失职,没有做到“及时提醒”。] (三)张三为单位主要领导服务,李四托张三将文件送主要领导,主要领导签批由分管领导处理,张三拿出文件直接交给分管领导,李四找主要领导要文件,主要领导说已签批拿走了。[应注意:对领导同志批阅后的公文,要按照“谁送退谁”的原则及时退文,不得横传,以免泄密或丢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四)文件先后送到督查室、农业科、秘书科、经贸科、研究室,均被拒收,转了一大圈,最后回去查文件记录,是要交到区委督查室。[应注意:文件送到哪里,一是根据来文单位要求,严格按文件或电话通知所指定科室、途径送达;二是资金请示一律直接报送区政府分管领导签署意见后送区财政局;三是工作性请示、报告送文书科;四是机构、编制、人事等方面的请示、报告送区编办(人事局);五是特殊情况,如新设采矿权,不能直接送区政府,应先送国土分局初审,再按程序报区政府审批。另,除领导同志明确指示或者特殊情况、资金请示外,公文不得直接送领导同志个人,以免延误工作;不得多头报送或越级报送。] (五)未按要求查收政务邮箱中的通知,单位主要领导要参会,办公室不知晓,没通知领导参会,导致领导误会或迟到。[要注意坚持常规, 2005年区政府作出规定,每天四次查看政务邮箱,办公室负责收文处理的工作人员要养成良好习惯] 二、公文拟制中的不规范情况 (一)眉首区 1.发文字号。 ①东政发(2008)1号[不应用圆括号,正确的是用六角括号] ②东政办发[2008]2号[不应用中括号] ③东政函〔2008年〕第005号[不应加“年、第、00”字] ④东审办文〔2008〕1号(向区政府)[应改为“东审文”] ⑤东经发〔2008〕1号(XX局向区政府行文)[应改为“东经文”] ⑥东安监管[2008]65号(文件标题为《关于退还*****的请示》,主送机关为区政府)[应改为“东安监文”,中括号改为六角括号;另,标题缺发文机关] ⑦发文字号未按以下位置摆放:X政文〔2008〕1号,应置于红色反线上居左,左边空一字;X政发〔2008〕1号,应置于红色反线上居中;X政函〔2008〕1号应置于红色武文线下居右边缘顶格 2.签发人。 ①签发人姓名右边未空一字。 ②签发人未用3号仿宋体字标识。 ③签发人姓名未用3号楷体字标识。 (二)主体区 1.公文标题。[由发文机关、主要内容和文种组成,一般应标明发文机关;很多单位一般不标明发文机关,是不规范的] ①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08年全区循环经济工作要点》的通知[书名号是多余的;公文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包括顿号、引号等] ②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意见”是十三类文种之一,不需要加“通知”] ③XX局关于加强XX系统公文管理的规定,XX镇人民政府关于2008年上半年工作情况的汇报[“规定”和“汇报”都属十三类文种范畴,分别应改为“…关于印发…规定的通知”、“ …关于…情况的报告”] ④XX局关于XXX情况的回复(向区政府)[“回复”不在十三类文种范畴;同时,XX局与区政府属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回复”是函的语气,应用上行文文种,此处宜用“报告”] ⑤XX局关于单位搬迁和电话号码变更的公告[“公告”是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在区一级不适用;此处如发文件宜用“函”,函告各地、各部门,若在媒体、老秘网公布,宜用应用文种“启事”] ⑥XX局关于解决XXX经费的报告[文种错误,应为“请示”] ⑦XX镇人民政府关于返还电力附加费的请示(向东宝供电公司)[文种错误,镇与供电公司为不相隶属关系,应为“函”] ⑧XX局关于追加2008年度办公工作经费的请示(向区财政局)[文种错误,政府其它各部门与区财政局之间为不相隶属关系,平行关系,应为“函”] ⑨XX村关于建设办公用房的请示(向区政府)[越级行文] ⑩标题回行时词语断开 2.主送机关。[主送机关指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应当使用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统称] ①区政府[《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宝区人民政府工作规则的通知》(东政发〔2008〕4号)五十八条规定,各部门、各地方的请示、报告,主送机关一律写“区人民政府”] ②请示中主送机关为“区委、区政府”或“区教育局、区财政局” [多头主送] ③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街道”为“办事处”] 3.公文正文。 ①结构层次序数使用不规则,未按 “一、”“(一)”“1.”“(1)”顺序标识;序号“1.”标识为“1、” ②引用文件:“根据东政办发〔2008〕40号《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切实加强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的通知》要求…”[引用公文应当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 ③“根据《中共东宝区委办公室、东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区领导和区直单位主要负责人结对扶贫济困活动的通知》(东办发[2008]13号)精神…”[应删去顿号或改为空格] ④“…恳请解决XX缺口资金十万元。”[“十”应改为“10”,公文中的数字,除成文日期、部分结构层次序数和在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 ⑤“妥否,请批复!”[“!”应改为“。”] ⑥“子陵镇…”[应改为“子陵铺镇”, 不能使用非规范化简称] ⑦报告中夹带请示事项;请示一文数事 ⑧文件正文内容冗长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