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参加宁波诗社重阳雅集,听取李亮伟社长对诗社社员作品的点评,颇有收获。李社长长期执教于高校,对古典诗词有深入的研究,对唐诗更是情有独钟。他认为,宁波一些作者在古典诗词的创作上已经有一定的艺术成就,有几首诗就是放在全唐诗中也毫不逊色,如果略去作者,可以以假乱真。当然,作为讲座,李社长主要还是立足于鼓励,其情也殷,其意也切。 宁波诗社的成员都是热爱古典诗词的发烧友,大多数为年过六十的老年人。今年,诗社编辑了一本《宁波当代诗词选》,是诗社继《宁波耆旧诗》出版后新编选的古典诗词选本,入选的作品从解放后至今年上半年,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作者已经过世的,一类是作者在世的。后一类作者大抵是目前宁波诗社的社员。与过去诗集单选宁波籍作者不同的是,这次把作者队伍扩大到了在宁波工作的外籍人士,这与社会发展是相适应的。由于工作的关系,我审读了新的选本,可以说是该书的第一读者。读诗词毕竟不同于读文章,一定要静下心来逐字逐句地细读,因此基本上用的是业余时间,这个国庆节几乎都消耗在这里面了。今天已经把选本移交给出版社编辑,也算是放下了一桩心事。 说实话,我对宁波诗人的评价没有李社长那么高。确实,选本里是有不少好诗,但总体而言,水平并不怎么高,出彩的诗词并不太多。其中一些凭吊古人的诗词,往往落在古人的樊篱中不可自拔,很少有新意。倒是写景诗还有一些精彩的诗篇。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解放后发生了这么多大事,如土改、反右、文革、上山下乡等,居然很少在诗词中得到反映。是人们不敢写,还是写了不敢拿出来?可能两者都有。如果是后者,可能还有再见天日的时候。如果是前者,那真要让历史留下空白了!杜甫真是一个伟大的诗人,他的三吏、三别,今天读来仍然能让我们切身感受到历史的脉动。唐诗,是中国文化强盛的标志。今天我们可能还能学习唐诗的形式,在平平仄仄中不断摹拟唐人的词句,但骨子里,我们已经没有了唐人的自信与洒脱,也没有了唐人的宽松与包容,因此注定了今天的诗人难以达到唐人的高度! 今天还有人写古典诗词,说明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没有被人遗忘,还有强大的生命力。虽然写诗的人比读诗的人还要多,但这总归是一个好事情。诗歌是高雅艺术,热爱古典诗词,就是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但今天的写诗环境与过去已经完全不同,时代的变迁,使我们从天人合一的农业社会进入到了天人分离的工业社会和变幻莫测的信息社会,日益发达的现代资信、持续增强的消费欲望、无法消停的浮躁情绪,让我们无法静下心来,聆听大自然的倾诉和心灵的呼唤。我们经历的世界是过去无法比拟的精彩世界,面临的干扰也比历史上任何时代都要多,除了文化环境变迁、文化素养不足外,我们面临的最大考验,是我们的诗歌能否回应时代的召唤和心灵的呼唤并毫不做作、毫无忌讳地表现出来! 诗歌是需要抒写心灵的,只有把握住这一点,才能使诗歌之树开出绚烂的艺术之花。诗歌是需要反映时代的,只有把握住这一点,才能使诗歌成为时代的纪录。我们需要这样的诗歌作品,不论其是古典的还是现代的。 二〇一三年十月十四日晚十一时二十分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