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的一篇文章,查询了一下,老秘网还没发表过,就分享一下,供大家阅读。
今天,主要和大家交流一下。
第一个问题,几个基本概念
主要谈一下个人对几个概念的理解。 一、 领导讲话是什么? 领导讲话稿是领导者为实施领导在会议上所作的指示性发言,是各级领导同志发表政见、部署工作的有效形式。 1、讲话就是说话 2、领导讲话就是领导说话,是领导口语的书面化 3、领导代表岗位和身份,领导讲话是官方语言的口语化 4、领导讲话通常又是一种文件 二、领导讲话的特征 1、 政策性, 2、 准确性,真实性,说实话 3、逻辑性(条理性) 4、口语化,易表达 三、领导讲话的主要内容 1、 宣讲政策,传达上级精神 2、 分析形势,讲道理 3、 总结、部署工作, 4、 给下属提要求 用形式逻辑来概括:三段论 1、 为什么干?上级要求,形势使然 2、 干什么?业务内容 3、 怎么干?教办法 四、 领导讲话的主要类型 1、党代会、人代会等代表大会的报告。内容一般是对上一届或上一次会议以来工作情况的回顾总结和对今后工作的部署。要求内容全面,表述严谨、庄重。 2、会议开幕词。一般在比较隆重的大型会议上使用。内容主要是讲明会议的目的、意义及用法,要富有启示性、鼓舞性。 3. 会议闭幕词或会议总结讲话稿。主要是总结会议的收获,要求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要富有号召性。 4. 工作会议讲话稿。
第二个问题,领导讲话的评价标准
起草的讲话精彩不精彩,不是自己说了算,孤芳自赏不行,不能有“自恋情结”。有的同行,有时我也遇到过,对自己起草的领导讲话,视若掌上明珠,怎么看都好,别人说不得,碰不得,改不得。这是大忌。 书归正传,分析评价领导讲话的标准问题,实际是分析评价主体的问题,就是谁是评价者,或者谁要充当评价者。一般来讲,主要有三种人。 一是讲话者本人。这是最高评价者。讲话人说好,文稿就能过关;讲话人说不行,不是被枪毙就是要大改。因此,起草领导讲话,一定要把讲话者本人,也就是我们的服务对象,作为最高评价者,把讲话者本人的赞赏视为最高荣誉。这就要求文字秘书必须学会“投领导所好”,善于揣摩领导意图,用书面语言表现领导风格。 二是听话者。就是出席大会的所有听众。一般来讲,一篇领导讲话能得到所有听众的广泛好评,是非常不容易的。相反,广大听众比较喜欢给领导讲话挑毛病。而且,讲话者与听话者在不同的场合也会进行双向的交流。譬如说,我给××领导起草了讲话,现场反映平淡,会下议论纷纷,传到领导耳朵里,效果自然不好,最终影响起草人与领导之间的默契与互信,因此,起草领导讲话,必须考虑听众这个重要因素。 三是起草者本人。显而易见,如果自己不满意,指望别人说好,也是不切实际的。 当然,实际工作中,可能还有同行或其他身边人,会对你的文稿进行说道,对于他们的意见,可以参考,但不能作为标准。 总的来讲,一篇讲话,如果能做到领导满意、听众满意,自己满意,就应当算是一篇精彩的讲话。至于如何让领导满意、听众喜欢,那是另外一个问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由此,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的结论,写一篇精彩的讲话,至少需要研究领导心理、考察分析会议内容和听众群体,最后是自己的不懈努力。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