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之谜与“字谜” 汉字中的会意字和形声字本来就是由不同的字根组成的,因此,对汉字进行分拆,成为了一种文字游戏。街头的拆字先生,往往通过对字的分拆,胡说八道一通,在似是而非中把人的脑子搅浑,骗人钱财。这个就不去说它了。 拆字的结果是,有人发现,有两组字是用错了,或者说是造错了,它们是:射与短,重与出。“射”,寸身也,那不是短吗?“短”,用弓箭(矢)去瞄准陶器(豆),那不是射吗?“重”者,千里之远也,离开千里,那不是出去了吗?“出”者,山上叠山也,山上还有山,那不是加重了吗?是错是对,是一个谜。还有人用拆字的方法写了一个对联,也十分有趣:此木为柴山山出,因火成烟夕夕多。既有拆字技巧,又有因果关系,真乃妙对也。 汉字的分拆和合成,也成了字谜的一种制作方法。如各用两字一半的字谜就有:甜一半辣一半----辞,取一半送一半----联,记一半忘一半----忌,要一半扔一半----奶。又如通过联想,把汉字分拆后只留一半的有:左联----耳,台南----口,极左----木,极右----及。还有一些字谜要稍动一点脑筋,如一口咬掉牛尾巴----告,又进村里----树,十五日----胖。文化含量再多一点的有:看文字,一半是春秋;论年代,一半在春秋。这个字谜已经有一种美感了,它的谜底是“秦”字。 过去,绍兴人外出当师爷的很多,有所谓“无绍不成衙”之说。这些师爷的智商极高,出谋策划,煽风点火,摇摇毛笔,动动嘴巴,在不动声色之中搞掂了官司,降服了主子。把“用刀杀人”改成“甩刀杀人”,把“屡战屡败”改成“屡败屡战”,这些精彩之举,早已成为世人皆知的师爷的杰作。因此,师爷也被人们称为“刀笔吏”。有人专门为繁体的“绍”字作了一个字谜:绞来绞去,终是小人,一张苦嘴,一把刀笔。这个字谜刻薄是刻薄了一点,但把那“刀笔吏”的形象倒是刻划得十分生动。 现在社会发展快了,人们的娱乐方式和手段也丰富多了,猜谜语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字谜更是少有人问津了。其实,汉字的字谜也是一种文化遗产,应该发掘出来,继承下去。下面,写上一组字谜,作为本文的结尾,诸位有兴趣的可以猜一猜:东南西北路茫茫,八仙过海带把刀,一男一女并排坐,两株毛竹比天高。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