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0

2012年新版《标点符号用法》 的主要变化

摘要: 2012年新版《标点符号用法》 的主要变化 (参见2013年第3期《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文稿修改演播室


【后附资料】
                        其一:新版标点主要用法
一、句号
1.图片或表格的短语式说明文字,中间可用逗号,末尾不用句号。如:小区公园一角
2.即使文字较长,前面已出现句号,末尾不宜加句号。如:小区公园一角。清晨,居民在健身
二、问号
1.选择问句的三种情况
    (1)选项较短而在语气上没有停顿,只在句末用问号。如:这到底是仁慈还是虚伪?
    (2)选项较多(如三项),可以在每个选项后用问号。如:这首曲调如此组合,是想表现人和自然的和谐?还是热情和理智的重合?还是……?
    (3)选项为两项时,前一项通常用逗号,为了表示选项的独立性,也可都用问号。如:①这到底是乐曲出了问题,还是演奏出了问题?②这到底是乐曲出了问题?还是演奏出了问题?
    2.问号可以叠用,但最多只能用三个。如:怎么可以涂改出厂日期?你们心里还有没有群众利益??你这个总经理是怎么当的???
    3.问号有标号的作用,可以表示存疑或者不详。
(1)马致远(1250?—1321),元戏曲作家。
(2)下一个节目是小合唱(笛子独奏?二胡独奏?)。
三、逗号
句内并列成分,如带有语气词,应由顿号改为逗号。如:远远望去,大桥啊,轮船啊,码头啊,宾馆啊,历历在目。
四、顿号
1.相邻数字连用要分清是概数还是缩略形式,前者不加顿号,后者宜加顿号。
(1)一出手就买下了三四栋。
(2)三、四栋住着小王和小李。
2.标有引号或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若有其他成分插入,宜用顿号。
(1)“伟大”“壮烈”“崇高”都是形容词。
(2)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子夜》(矛盾)、《骆驼祥子》(老舍)、《倪焕之》(叶圣陶),都是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品。
五、冒号
1.一个句子内部一般不应套用冒号。
    在列举式或条文式的表述中,如果不得不套用冒号,宜另起段落来分清层次。
      出席今天会议的有:
      山东:张华、陈芸
      河北:余新、郭坤
2.冒号不能用于非提示性话语。
    (1)吕氏春秋记载:“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ye)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
(2)据《吕氏春秋》记载,先民们“举重”谓“劝力之歌”,原始歌谣便由此产生。
3.冒号的提示范围应与提示性话语保持一致。
艾滋病有三个传播途径:血液传播 、性传播 、母婴传播。(这里不用逗号,用句号,表示冒号的提示到此)日常接触是不会感染艾滋病的。
4.冒号不能用在无停顿处。
中国政府再次发出“钓鱼盗自古以来是我国神圣的领土,不容任何人侵犯”的警告。(发出后不能加冒号)
5.冒号不能和提示语并用。
章鱼有一个最大的本领:就是被敌人咬住不放时,……(句中冒号和就是不能同时用。)
六、引号
独立成段的引文,如果不止一段,每段开头用前引号,只在最后一段的末尾加上后引号。
七、括号
1.括号有四种形式:圆括号()、 方括号 []、六角括号〔〕、方头括号【】。
2.括号避免套用,必须套用时,采用不同形式的括号。
一般用()
国籍或朝代用[]〔〕
公文发文年份用〔〕
电讯稿消息来源用【】
词条用〔〕【】
八、连接号
    有一字线,半字线,浪纹线三种,新规去掉了两字线,因其易与破折号混淆。三种连接号分工明确:
    (1)短横(半字线)用于连接。如:021-64372608  WZ-10直升机。
(2)一字线表示起止,有的也用浪纹线,用汉字表示时,为避免与一误会,用浪纹线。如:9月18—27日集训  上海—北京高铁。
(3)浪纹线表示数值范围。如:15~30天   3000~4000人。
九、书名号
1.标示各种作品的名称:纸质读物,声像制品,电脑软件等。
2.标示作品的简称。如《现汉》。
3.标示栏目的名称。如《社会广角》。
十、分隔号
1.分行: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2.分节:横眉/冷对/千夫指。
3.分隔供选择或可转换的两项,表示“或”。如:接下来是魔术/杂技。
4.分隔层级或类别。点号按停顿时间长短分为顿号/逗号,句号,冒号/分号,句号/问号/感叹。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说点什么...

已有0条评论

最新评论...

本文作者
2013-11-28 10:05
  • 4
    粉丝
  • 1003
    阅读
  • 0
    回复
作者其他文章
资讯幻灯片
热门评论
热门专题
排行榜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