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风飕飕地: 违背了这一原则,也就代表着也党的组织格格不入啦! 贾陆英: 不惑,就是要学会辨别是非善恶,学会不为各种诱惑、陷井所动,保持清醒头脑。前辈请了---红豆请便。作为共产党员,选择的群体是人民,所以要站在人民的角度来评判是非,善恶!----完全正确。 小风飕飕地: 就当今时代而言,不惑还应包括,具有较高实践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能够游刃有余的完成好所肩负的工作! 贾陆英: 问:怎样理解五十而知天命? 答:什么是孔子所说的“天命”,从古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从《论语》看,孔子对鬼神之事持怀疑态度,存而不论。因此,他所说的“天命”,既不应当理解为“宿命论”,也不应当理解为“天志论”。孔子所说的“天命”,是指人力所不能支配的事物。用我们今天的话说,一是指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中难以预见和把握的偶然性因素,二是指人类还没有认识和把握的必然性(客观规律)。 孔子强调要“知天命”。何为“知”?含义之一是,“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论语.尧曰》),君子应知道世界上存在着人力所不能支配的事物,因而要“畏天命”(《论语•季氏》),敬畏天即大自然的神圣性,不可违背,不可任意乱作为。含义之二是,“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论语•宪问》),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下学学人事,上达达天命,体现的是一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奋发进取精神。孔子自述“知天命”的年龄,恰恰是“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论语•述而》)的年龄。据此可以推知,“知天命”应当是通晓《易》之天道、地道、人道。按照我们今天的理解,就是指认识和把握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自身的规律。规律也就是事物的必然性,它是客观存在的。当我们没有认识和把握它的时候,是处在“必然王国”之中。当我们认识和把握了它的时候,就实现了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例如日食这种天文现象,它是月球运行至太阳与地球之间时,月球部分地或全部地挡住了来自太阳的光线,因此看起来好像是太阳的一部分(日偏食)或全部(日全食)消失了。古人对它的成因缺乏认识,因而产生了许多疑惑甚至恐惧,把它归之于“天命”,并和人间的吉凶祸福相对照。而今天的天文学已经认识和把握了日食的规律,因此能够对它做出精确的预报。2009年7月22日,在我国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人们根据预报看到了五百年一遇的最完美的日全食,就是在这一领域中人类实现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一个典型事例。 [page] 小风飕飕地: 如果做不到这点说明,还没有达到不惑的水平! 夕惕若: 现如今,人不懂的知天命,狂妄到号称人定胜天,征服自然,殊不知,人类整体都是自然的一小部分何来征服之说。现如今,人不懂的知天命,狂妄到号称人定胜天,征服自然,殊不知,人类整体都是自然的一小部分何来征服之说 小风飕飕地: 知天命,就是对自己的前途命运有一个准确的判断,并依据判断采取适当的措施! 贾陆英: 知天命,就要尊重自然,尊重规律。 夕惕若: 地球存在六十亿年了,人类才短短百万年,恐龙都灭亡了不知多少世纪,人类号称地球主人,跟小狗身上的两支跳蚤争论这条狗属于谁有什么区别?我觉得,知天命,就是先要做到敬畏自然,敬畏生命 贾陆英: 问:怎样理解六十而耳顺? 答:所谓耳顺,就是能够听的进去各种意见,把毁誉置之度外,对好话和坏话、即使错误的和对自己不利的意见,都抱有一种理解和包容的态度。做到这一点是非常不容易的,也是非常难的,因为他体现了一种心境的平和,胸怀的宽广,是修养达到很高的程度才能够做到的。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