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0

茅于轼:国企的问题是到底谁是老板

摘要:    国企改革基本上就是所有权的问题,到底谁是老板。实际上国企的老板就是政府,国家或人民只是名义上的老板,不是事实上的老板。当然从道理上讲我们都是老板,可我们怎么实施老板的权利?没有办法,最后只好委托 ...
文稿修改演播室
    国企改革基本上就是所有权的问题,到底谁是老板。实际上国企的老板就是政府,国家或人民只是名义上的老板,不是事实上的老板。当然从道理上讲我们都是老板,可我们怎么实施老板的权利?没有办法,最后只好委托政府来决策。钱可以拿到内部自己来花,外头人既不了解情况,更没有发言权。国企员工的工资都挺高的,为什么工资比市场高?因为有堵墙挡着,不然市场的人都进去了。
 
  谈国企改革:国企是强大利益集团,很难拱得动
 
  凤凰财经:《决定》中哪些改革措施是比较乐观的,哪些又比较难落地?
 
  茅于轼:有很多叫人乐观的政策,比如反贪污反浪费有具体的规定,司法改革也有进展。我担心的就是,国企改革基本上没有什么进步。国企是一个很强大的利益集团,我估计这很难拱得动。照道理说国企的问题很多的,需要做彻底的改革。
 
  凤凰财经:在现有制度下,国企改革最需要从何处进行推动?
 
  茅于轼:基本上就是所有权的问题,到底谁是老板。实际上国企的老板就是政府,国家或人民只是名义上的老板,不是事实上的老板。当然从道理上讲我们都是老板,可我们怎么实施老板的权利?没有办法,最后只好委托政府来决策。钱可以拿到内部自己来花,外头人既不了解情况,更没有发言权。国企员工的工资都挺高的,为什么工资比市场高?因为有堵墙挡着,不然市场的人都进去了。
 
  凤凰财经:《决定》提出,在国企改革过程中先从混合所有制开始。有观点认为,在混合所有制下国有产权和民营产权能够共存互补实现共赢。然而另一种观点认为这两个是不可能长期共存的,混合所有制只能作为一个过渡阶段,在同样一个企业里面如果同时存在国有和私有,不是国有靠其强大的行政力量压制私有,就是私有在市场竞争中打败国有。您比较支持哪种看法?
 
  茅于轼:(混合所有制)不太可行。我觉得问题在这里:私有的股权有名有姓,我存了一百万,我就有一百万的股权。而国有的股权不可能有名有姓,到底谁在做决定?你代表全国人民的意见?不可能代表。
 
  世界上的发达国家,都是私有制为主。也会有少数的国企,比如法国,新加坡,但是他们国企是完全按照私企的方式来运作的。中国的国企跟私企待遇是不公平的,银行贷款的利息不一样,占用土地付不付租金也不一样,民企用土地都得花钱,国企好像都是不花钱的。而且,他们赚的钱还不上交,这怎么能叫国企呢?
 
  凤凰财经:《决定》称,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2020年提到百分之三十,这是一个有力的进展吗?会不会从另外一方面影响国企扩张的动力?
 
  茅于轼:2020年才提高到30%,太少了,应该百分之百。但是说回来,百分之百也是不行的。他会事先把利润都花掉,上缴的时候——没有了。如果不上交,我有积极性,会赚很多钱;让我上交,我干吗为你赚钱?让你白得?我赚的钱我有权花。这就是国企的困境。
 
  在计划经济时代,所有的企业都是国企,百分之百上交,盈亏由国家承担,亏了国家给,赚了都是国家的,但是这样就没有积极性了。所以后来就改成不上交了,赚多少都是自己的,这样就有积极性了,赚了好多钱。但是不上缴,你要这个国企干吗?
 
  中国国企改革,首先,不能以公有制为主,事实上我们也已经没有以公有制为主了——现在中国绝大部分都是民企。我是个经济学家,我很明白这个道理,全世界成功的国家哪一个是公有制为主?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都是私有制为主,新加坡可能是公有制为主,他们有很多大的国企,但是他们建立并维护了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新加坡有很多外企,外企跟他的国企是完全平等的,他国企不能都搞好,你搞不好就关门了。
 
  凤凰财经:您刚才提到法国和新加坡的国企,有没有可能给中国的国企提供一个改革的范本?如果将国企的行政部分抽离,国资仅仅作为国有股本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国企能否作为市场主体去参与市场竞争?
 
  茅于轼:外国的国企在70年代有一次大的私有化浪潮,很多国企都改了,很多铁路本来是国企,比如日本、英国的铁路,都私有化了,特别是英国,撒切尔时代很多国企煤矿都改了私企卖掉了。
 
  有一些国企是成功的,比如新加坡的航空公司就是一个国企,他们的运行机制跟我们的国企运行机制完全不一样,领导人是由董事会来选的。而我们国企领导人是部级干部,国企的董事长干了三年回去当部长去,部长另外派一个人来当董事长……学习新加坡的话,国企就要和政府完全脱钩。这一点在中国很难做到。因为政府把国企看成是政权的基础,怎么能脱钩呢。
 
  凤凰财经:这样的利益格局就决定了改革不可能顺利无阻。
 
  茅于轼:没法弄。在企业内部,工人由工长监督,工长由车间主任监督,车间主任由经理由厂长监督,厂长谁监督?国企的问题就在这,政府监督,那么政府谁监督?政府没人监督了。私企都有一个老板,他作为最后决策人,对决策的正确和错误承担责任,决策错了,赔了你得下台,赚了你能分红,利益相关,因此他是一个最后的监督者。这是国企与私企最大的区别。
 
  凤凰财经:也有学者认为,既得利益并不一定完全是改革的阻碍,相反,既得利益者也可能成为改革的推动者。您认为既得利益者能成为改革的推动者吗?
 
  茅于轼:道理上讲是这样,但实际上是很难的。他要认识到,“我不改我自己要完蛋”,那就愿意改了。就算看到这一点,也是能拖一天算一天,因为利益太大了,一改就没好处了,所以尽量往后拖。
 
  谈土地改革:最后只有土地私有化
 
  凤凰财经:产权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基础,但是中国目前很多领域产权是不明晰的,这就导致目前提到的一些改革政策落实起来并不容易。比如《决定》对农村土地流转的意见,被外界解读为未来可能会实现宅基地等部分土地的自由流转。在产权不明确的情况下,您觉得有可能实现吗?
 
  茅于轼:市场的前提是产权,所以产权不明确,市场就没法运作,特别是土地问题。现在很清楚,土地的最后问题就是产权,最后只有土地私有化。

123下一页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说点什么...

已有0条评论

最新评论...

本文作者
2013-12-30 15:02
  • 4
    粉丝
  • 640
    阅读
  • 0
    回复
作者其他文章
资讯幻灯片
热门评论
热门专题
排行榜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