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0

朱明东:文人的头发

摘要: 文人的头发是一种形象、一种符号,也是自身才艺、创造力和感情特征的标识。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文人们始终重视自身的仪容仪表,而其头发、发型则成为文人生命中最为显著、最为重要的部分。春秋战国以后,诸子兴起 ...
文稿修改演播室


文人的发型变革及其演变的过程,从一个侧面绝对反映了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一个民族的形象水平。看完头发与命相有关联的资料后,好奇之余在网上搜了一些文人们的图片,发现其发型绝大多数属直发,也有一些前卫作家或者少数民族作家属波发、卷发、羊毛状卷发及小螺旋形发等,总的来说多是自然茂盛、浓密黝黑,而花白相间的也不算少,完全秃发和银发的却寥寥无几。那些头发浓密的,也不见得就是保养的结果,或许人家文思泉涌下笔流畅的缘由呢。而那些头发稀松的,也绝非江郎才尽,那是人家用脑过度、创作过重导致的。

有没有头发有多少头发、头发粗细发型好赖,其实跟创作成就无关。以前,我总习惯地认为,大凡文人,似乎都该有一头浓密的头发。比如鲁迅,比如余秋雨,他们的头发都十分茂盛,让人羡慕不已也肃然起敬。即便不茂盛,也都说得过去,比如莫言,比如贾平凹,虽然他们的头发不多,却也突显大家风范,一眼望去魅力四射。当然,特例也有。文友罗西,才情纵横,年纪不大成就颇丰。然,他却是一副光头像。对此,我也不好问其原因,心想,人家笔耕勤奋忙于创作,哪有时间打理什么发型呢,索性就一酷到底吧。反正,文字美才是真正的美。

说到文人光头,我忽然间想起了李叔同。“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知”。早在头发蓬勃向上的少年时,李叔同就咏出“人生犹似西山日,富贵终如草上霜”的佳句来,将荣华尽头是悲哀的道理说得深刻而透彻。1918年8月19日,39岁的李叔同终于削发为僧。没有头发的李叔同博学多才,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抗日战争爆发后,已被尊称为弘一大师的李叔同倡导僧人“念佛不忘救国”。他说:“吾人所吃的是中华之粟,所饮的是温陵之水,身为佛子,于此之时不能共纾困难于万一。”此时,削了发的文人,却能充满一腔爱国情怀。

文人开心,头发微笑。文人愤怒,那头发就会把帽子顶起来。要不,咋有“怒发冲冠”一说呢。非文人打架你来我往,拳打脚踢,若两个文人打架,多是相互撕扯对方的头发。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最惨的是文人与非文人打架,结局不说您也能想象得到。我想,若是如罗西一样的光头文人打架,那只能挠脸薅耳朵了。

文人出成就,头发要珍爱。时代发展社会进步,文人要注重创作,也要注重头发保养和发型塑造。比如,长脸型文人,尽量修剪出优雅可爱的发式来缓解由于脸长而形成的严肃感;圆脸型的文人应增加发顶的高度,使脸型稍稍拉长,给人以协调、自然的美感;方脸型的文人,要以圆破方以柔克刚,使脸型的不足得到弥补;菱形脸文人,用发型矫正这种脸型时,一般将额上部的头发拉宽,额下部的头发逐步紧缩,靠近颧骨处可设计一种大弯形的卷曲或波浪式的发束,以遮盖其凸出的缺点。三角形脸型文人,可根据发型与脸型的比例关系,梳理时要将耳朵以上部分的发丝蓬松起来,用喷发胶或定型剂可以达到这种效果,这样能增加额部的宽度,从而使两腮的宽度相应的减弱。

自年少时,本人的头发一直很茂盛,发型也很雅致。然而,今年秋季后,自己那引以自豪的头发忽然不再给力,原有发型也似难稳固。虽然顶部茂盛,两侧却开始稀疏。这不仅使自己郁闷了好些天,也给理发师添了一些难度。他再也不能像原来那样,对我的头发进行大刀阔斧般地疏剪了。

不经意间翻出自己三岁时的纪念照,惊讶地发现,那时的发型咋和现在的这般相像呢?


                                                                2013年12月14日
12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说点什么...

已有0条评论

最新评论...

本文作者
2014-1-7 18:36
  • 4
    粉丝
  • 562
    阅读
  • 0
    回复
作者其他文章
资讯幻灯片
热门评论
热门专题
排行榜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