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0

学习新闻写作:给稿子一个好的结尾

摘要: 下笔千言,终要收尾。稿子写到结尾,也就到了作者与读者握手言别的最后时刻了。人们告别的方式有多少种,结尾的方式就有多少种。一些新闻作品,之所以让人读后掩卷长思、唏嘘不已,很多得益于作品有一个好的结尾。作 ...
文稿修改演播室



(17)解扣式:有些稿件在叙述新闻事实时,只把由共同原因引发的矛盾冲突一一列出,欲擒故纵,问而不答;到文章结尾时,再抛出原因,引出主题,使读者疑惑全释,恍然大悟。《解放军报》通讯《再讲一遍的故事》,就是采用这种方式结尾的。

这就是王光华。他把自己的行动轨迹,时刻定在党和人民的需要上。对他为什么能在战场上把生死置之度外,从这里我们不是可以找到很好的答案吗!

(18)悬念式:就是提出问题,给人留下悬念的结尾方式,有出奇制胜、引人思索的表达效果。比如新华社通讯《菜价追踪》的结尾,就是对菜价虚高的现象进行追踪后提出疑问,给读者留下悬念。

记者采访商业行家时了解到,在市场机制较健全的国家,一般商品批发和零售环节的合理利润应是10%左右。蔬菜属于鲜货,损耗较大,差价在20%还算正常,30%就算是高利润了。但目前北京蔬菜从第一次批发至零售,差价多在100%左右,这就成为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

(19)评论式:对新闻事实进行简要的评论,以突出新闻事实的意义,凝炼和升华新闻主题,引领读者更深刻地感悟新闻事实中蕴含的主题思想,更好地发挥新闻的指导性。比如《经济参考》的通讯《旧新闻里看变化》,在叙述了我国彩电业潮起潮落的经历后写了这样一个结尾:

我手头这些新闻纪录的年代里,交织着笑声和骂声,充满着希望和失望。我发现,我们的彩电工业,不就是在欢欢喜喜和骂骂咧咧并生之中,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的么?中国职工家庭里的电视机,不也就这样很快走过从黑白到彩电、从闻所未闻到相当程度的普及这段路么?尽管电视机的潮起潮落给宏观经济带来这样或那样的影响,但是,它确也当之无愧地作为一种标志而雄辩地说明,改革开放政策的最大受益者是广大人民群众。

需要注意的是,新闻要用事实说话,不宜滥发议论。要充分相信受众的理解力和认识水平。只有当一些新闻事实的深刻含义远非广大受众所能一下子领悟时,才有必要采用这种方式结尾,运用时要尽量避免记者直接公开地发表议论,而力求让新闻中的人物出面说话。这样,既可体现记者的观点或倾向性,其本身又是一种新闻事实,更符合新闻写作的规律。

(20)联想式:就是通过联想引出主题,或引导读者从一事物联想到另一事物,目的是活跃读者的思路,以增加新闻的可读性。尽管联想本身并不会“生产”材料,但能令人们发掘出淹没在记忆库中的材料,能将分散的、零星的材料组成一体,使人从看似互不相关的事物中发现内在的联系,对提炼主题和丰富文章材料都有积极的作用。比如,《解放军报》通讯《叶,总是绿的》的结尾,采用的就是这种方式。

她的身影消失在林间小径深处,和浓郁的绿色溶为一体。谁能说一片叶子的存在是毫无意义呢?她和整颗树的生命紧密相连,假如叶叶翠绿,那便是春天……

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人们能够产生联想的基础。这个结尾就是由主人公的事迹想到树和绿叶,进而领悟到稿件的主题思想。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对比联想、接近联想、类似联想(是由不同事物之间的空间或时间上的联系而产生的联想),由静想到动,由正想到反,由爱想到恨,由今想到昔,加深读者对稿件主题思想的认识。

结尾写作应遵循的原则

结尾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但这并不是说可以随心所欲,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而应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

紧扣主题,切忌漫无边际。不少记者、通讯员感到,稿子写到最后该好好“发挥”一下了。这一发挥,可不得了:天南地北,不着边际。有的感到稿子写完了,再加一个好的结尾吧!于是为结尾而结尾,表面上写得花里胡哨,实际上离题万里,让读者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稿子的结构具有完整性、统一性,应把结尾作为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使其在文章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而不应将其游离于稿子之外,变成“独立王国”,其结果必然形成“稿子是稿子,结尾是结尾”的难堪局面。有的在写稿前,已经准备了一些“得意之笔”,只是在正文里无处下脚,吃之无味,弃之可惜,那就放在结尾吧,想给稿子添点彩。这些东西之所以在正文里没有地方放,正说明与稿件的主题联系得不很紧密,应该坚决舍弃。硬要在结尾处加上一段,只能是狗尾续貂、画蛇添足。在结尾写作中,一定要把结尾纳入文章的整体结构通篇考虑,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应与稿子的整体一致起来,与稿子的其它部分一起,为表现主题思想增砖添瓦,贡献才力。

增添信息,切忌重复絮叨。一些稿件之所以败在结尾上,很多是因为结尾重复絮叨,了无新意,要么对前文进行概括总结,要么对前文中的某一新闻事实进行再叙述。稿件中每一部分有每一部分的功能,每一部分有每一部分的作用。结尾也是一样,应结合它在稿件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精心设置其内容和形式,确保结尾能提供更多的新闻信息,帮助读者对稿件的新闻价值有更深刻的认识,以增强稿件的表达效果。

顺势而行,切忌节外生枝。不管是根据时间的推移,还是按照空间的转换,每一篇稿子都有其内在的叙述线索,都会通过起承转合、起伏呼应,展现新闻事实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有的先抑后扬,有的先扬后抑,有的平铺直叙,有的跌宕起伏。作为结构内容的结尾,应沿着稿件的表达线索,顺势而行,该抑则抑,该扬则扬,“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击腹则首尾应。”要防止为结尾而结尾,即正文写正文,结尾写结尾,出现前后“两张皮”的局面。

遒劲有力,切忌拖泥带水。简洁明快,是结尾写作的一个基本要求。有的作者稿子写到最后,突然“文思泉涌”,于是东拉西扯,势必冲淡主题;有的写到最后,感到主要任务已完成了,就草草收笔;还有的不注意选材,按照主题表达需要,故事本来已经讲完了,可又像拍电视连续剧似地写起了续集,影响了稿件的表达效果。结尾应按照稿件的叙述节奏,简要明了,遒劲有力,给人回味,给人启迪,不能拖泥带水,没完没了。 (作者:张永红 )
1234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说点什么...

已有0条评论

最新评论...

本文作者
2014-1-12 18:19
  • 4
    粉丝
  • 817
    阅读
  • 0
    回复
作者其他文章
资讯幻灯片
热门评论
热门专题
排行榜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