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7

跟贾陆英老师学《论语》为政篇第16章 2014年3月14日(修改)

摘要: 跟贾陆英老师学《论语》为政篇第16章 整理人:重温经典读书会③ysh (2014年3月13日)3月13日下午3:30分,贾陆英老师在“重温经典读书会③”群,就“攻乎异端,斯害也已”与群友进行了交流和探讨。群友们积极 ...
文稿修改演播室

贾陆英老师学《论语》为政篇第16

整理人:重温经典读书会③ysh

2014313日)

 

313下午3:30分,贾陆英老师在“重温经典读书会③”群,就“攻乎异端,斯害也已”与群友进行了交流和探讨。群友们积极思考、踊跃发言、热烈讨论,讨论稿长达17页(A4纸,公文标准格式)。不过今天偶偷懒了一把,因为热心群友ysh昨天告诉我,今后的讲座由她来整理,这让我很感动,相信热心可以传染、可以接力!在这里,对ysh表示深深的感谢。现将ysh整理的讲座内容发布如下。

贾陆英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下午,我们学习讨论《论语》为政篇第16章: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攻:专攻,专于一事一端用力(《钱穆论语新解》)

乎:相当于介词“于”。

异端:一事必有两头,如一线必有两端,由此达彼。若专就此端言,则彼端成为异端,从彼端视此端亦然(《钱穆论语新解》)

也已:《论语》中,“也已”连用在句尾,是表示肯定判断并有加强感叹语气。

孔子说:“用极端的方法看问题、做事情,是有害的呀!”

子月明:老师,我觉得有时候对于事情看待,有可能需要在极端环境下考虑,那样才能便于你作出预判。特别是政府中的很多工作,我们必须根据最坏的情况做好相应的预案。比如这次,国内暴恐问题。

睡虫西麦:思前想后不能进步。

泡芙:我觉得是看问题得从高看,也就是大局观的问题,还得纵深挖掘,看到内里乾坤,是思量推敲的过程。慢做决策,快速落实。

夕惕若:这个异端,并不是等同于做最坏打算。

贾陆英:这次全国政协会议,提出“热烈而不对立,尖锐而不极端”,就很好。

问:怎样理解“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答:从古至今,对“攻乎异端,斯害也已”的诠释众说纷纭,主要有三种观点:

其一,研究和学习异端学说是有害的。此观点认为,“异端”指孔学之外的诸子百家之书,而在孔子所处的时代,尚无此类书。故此观点的论据不成立。

其二,攻击见解不同的异端学说是有害的。此观点与前一观点相反,而所持论据之缺撼相同。孔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局面尚未出现,孔门师徒对不赞成孔子周游列国推行仁道的隐者,如接舆、长沮、桀溺等人是尊重的,并没有采取激烈批评的态度。隐者也没有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

其三,批判异端学说就可以制止祸害。此观点把“攻乎异端”的“攻”字解释为“攻击”,把“斯害也已”的“已”字解释为“止”,也就是制止、止息的意思。但从《论语》全书看,孔子主张和而不同,并无此种文化专治的倾向。

我认为,钱穆先生的诠释把“攻乎异端,斯害也已”理解为一种思想方法,理解为孔子一以贯之的中庸之道,是对《论语》通篇把握、综合研究得出的结论,比较符合孔子原意。孔子讲学,常常是兼举两端,如仁与礼、仁与智、仁与勇、质与文、学与思等。

《论语子罕》篇记载:有个没有文化的人来问孔子,孔子对其所问一无所知,怎么办呢?孔子说:“我叩其两端而竭焉。”也就是说,孔子依照他的问题,从正反两个方面反问他、启发他,待了解、掌握清楚以后,尽自己所知告诉他。孔子在讲述这件事时首先设问:“我有智慧吗?没有呀。”实际上,“叩其两端而竭焉”,正是孔子的智慧。“叩其两端”的思想方法与“攻乎异端”恰恰成为对比。凡事都有正反、利害两个方面,如果只考虑一个方面则一定会有害处。孔子教育学生,看问题要“叩其两端”,处理问题要“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中庸》),做学问要切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一是不能毫无根据地主观臆测,二是不能绝对化地肯定和否定,三是不能拘泥守成而固执己见,四是不能听不得别人意见而唯我独是。如此等等,总之,要秉持中庸之道,兼顾正反两个方面,而不能偏激,不能走极端


12345下一页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说点什么...

已有7条评论

最新评论...

半支烟2014-3-14 08:46引用

遗憾错过此次讲座。。很庆幸有ysh同学整理的文稿。感谢无私贡献的人,倘若老迷网人人均有此般精神,此群响彻寰宇指日可待也。

右岸/love2014-3-14 09:13引用

感谢YSH童鞋,鉴于夫子的先行后言的观点,我也不敢贸然表态,但还是希望下次有机会整理课堂记录。毕竟在这个小群体中,也应该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嘛。自我感觉这样挺好的。。。。。。

5号台风2014-3-14 20:50引用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从哲学、伦理、政治三个范畴来解释中庸之道。
以及夕惕若提出的:唯物唯心,这个“唯”字,本身就是个极端的字眼这一观点。

森林之王2014-3-16 10:26引用

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

于安2014-3-17 10:05引用

这系列讲座很好,谢谢

贾陆英2014-3-17 10:16引用

唯物唯心,这个“唯”字,本身就是个极端的字眼——这一观点值得商榷。对“唯”字的解读,不可望文生义,要从哲学基本问题的角度去理解。这个“唯”字,不是唯一的意思,而是指物质与精神何者为第一性。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在一定条件下,精神对于物质具有反作用。它是全面的、辩证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大家做文秘工作,一定要打牢理论的根基,尤其要在学哲学上多下功夫。

错过这次讲座很遗憾,讲的是自古以来就传承的中庸之道,既不出头,也不埋没。恰好是一个刚好的状态,适合于长远发展。

查看全部评论(7)

本文作者
2014-3-15 19:09
  • 4
    粉丝
  • 760
    阅读
  • 7
    回复
作者其他文章
资讯幻灯片
热门评论
热门专题
排行榜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