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忌唯书、唯上,照抄照传。调查研究要求吃透“三头”,即“上头”、“外头”、“下头”。荆门市委政研室的“上头”就是从市委领导至省委直至党中央文件、会议精神及领导讲话、意图、意向等。“外头”就是市外、省外、国外的整个大千世界。“下头”就是全市各级各类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厂、矿、车间、门店、社区、村组、农户,全社会的社情民意等。所谓“吃透”,就是不仅要了解掌握,娴熟于心,还要通过分析研究,融会贯通,变成自己的思想、思路和理性认识等。无论传达精神、汇报情况,尤其建言献策,都不能照抄照传,死啃书本、文件,唯上是从。对于上级文件、文献,领导讲话,会议精神,一定要创造性地运用,不说别人说过的话,少说别人知道的话,只说、说好别人未说、未敢说和未能说的话,即使反对的人听了,也觉得言之有理,言之成理,言之有物,有真知灼见,是一家之言,想抹杀抹杀不掉。 三忌抱残守缺,固步自封。调查研究的抱残守缺,主要是思想僵化,固步自封,满足于一孔之见,一得之功,不思进取,不求上进。在当前,人类社会早已进入信息时代,信息资源全人类共享,真正是“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调查研究无禁区,应该敞开大门,海阔天空,开放调研,放开调研,切不可坐井观天,自我封闭,封闭调研,抱残守缺,整天停留在昨天的信息资料库里绕圈圈。如果这样,是谈不上与时俱进的。 四忌违背常识和客观规律。调查研究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项实际工作。作为科学,它要求抓住事物的本质特点,本质规律,引导、推进事物发展进步。它贯通古今,纵横天下,上接高官,下连百姓,可以被所有人类接受和运用。当它被普及进入“寻常百姓家”后,就是生活的常识,同时也是客观规律,谁也不能违反的。它作为一项实际工作,应该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推动经济社会良性发展,与科学、与作为自然法则的与时俱进保持一致。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从古至今都有一些敢于违背常识,违背客观规律,倒行逆施的人,指鹿为马,祸国殃民。鹿和马的辨别,应该不难,它是常识,正常的人,不会不知道。但赵高别有用心,故意指鹿为马。满朝文武百官,主要是贪生怕死,才随声附和的。近些年,我们的官场上,领导干部中,也有一些领导人违背常识和规律,为了创建自己的政绩工程,提出“强拆”要“不惜代价,不计成本,不择手段,不看对象”。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错误的。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了,怎么能不惜代价,不计成本呢?可知这成本、代价都是纳税人的钱啦。强拆的是老百姓的房子,针对老百姓,怎么能不择手段,不看对象呢?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对待,怎么能够“四不”呢?良知何在?良心何在? 五忌劳民伤财,形式主义。有人会问:搞调查研究的部门和人员都既无财权,又无人权,何来劳民伤财?这个提问,我以为是对的,但不全对;不可以简单地认为不管人财物,就不会劳民伤财。调查研究的劳民伤财至少在两个方面:一是动不动就写洋洋万言的调查报告、领导讲话,大话、空话、套话连篇;成年累月为文山会海助威,不少搞的是形式主义,劳民伤财。二是更严重的是为劳民伤财的领导决策建言献策,推波助澜。现实中,不少“张书记挖、李书记填”的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建设,都有调研部门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为其决策参考。每当这些劳民伤财的决策造成的恶果遭到唾弃和责骂的时候,我想,参与其中的调研者们应该反思一下,自己到底是与时俱进,还是与时俱退了? 六忌装腔作势,借以吓人。现实中,确有一些人打着调查研究、开调查会等的幌子,装腔作势,借以吓人,上骗领导,下蒙群众。这是调查研究的又一大忌。 七忌无的放矢,瞎子摸鱼。毛泽东《反对党八股》的第三条罪状是“无的放矢,不看对象。”所举实例是当时写在延安墙壁上的宣传标语却用一些老百姓根本就不认识的古体字,这其实就是不想叫老百姓懂得抗日的道理。我所亲眼看到的有些搞调研的同志,对自己想要调研的情况及其应该怎样去调研都毫无所知,自己完全不知道为什么去调研和调研什么,却也去凑热闹去调研,瞎子摸鱼,无的放矢。 八忌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指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前面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这个成语是描述不能全面、完整了解情况这个问题的一个侧面的。还有一个不能全面、完整反映情况的侧面就是一知半解,不明就里,只知道一些表现现象,表面情况,不了解事物的本质特点和本质规律,这是调查研究必须全面、完整了解、掌握情况的又一个大忌。我以为,对于调查研究的全面、完整了解情况,还有一个方面就是断章取义,以偏概全,这是调查研究中极易发生的又一个比较大的通病。这么一来,这个第八忌,实际上是由“三忌”组成,危害更大。调查研究只有彻底摒弃了它,才能较好、较为全面、完整地调查了解情况,真正做到开放调研,与时俱进。 九忌新瓶旧酒,老调重弹,也有叫老生常谈(谭)的。我发现这是应用写作,主要是公文写作中的一个世界性难题。我从网上看到有人以这么个醒目大标题,评介美国布什总统2006年国情咨文。那么强势的美国总统尚且不能摆脱这么一个应用写作通病,我们这些搞调查研究的人就更难说了。这正是调查研究与时俱进的又一大忌。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