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忌片面取舍,报喜不报忧。无论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还是一个国家、地区,一个单位、企业,一个人的成长进步,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直线发展的,都会遇到曲折、挫折。取得成绩、经验,产生错误、失败都是可能的或者正常的。作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调查研究,全面、完整、真实、准确地反映成绩和缺点,正确和错误,有喜报喜,有忧报忧,是职责所系,无可厚非。但在现实中,确有一些领导,听喜就笑,听忧就躁;有些下级和调研者报喜得喜,报忧得忧,导致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以来,不少人片面取舍,报喜不报忧,成为了一种普遍的不良风气。这是调查研究与时俱进的又一大忌。 以上是我初步归纳的调查研究与时俱进的10种障碍因素,也即10忌。我想,调查研究与时俱进的障碍因素应该是十四五种吧。比如,好大喜功,急功近利;吹牛拍马,虚报浮夸;事后诸葛亮,卖弄小聪明等,就都是调查研究与时俱进的大忌。用我的与时俱进观对照,尤其好大喜功,急功近利,我们作为一名普通的调研、政研人员,并不要梦想、幻想登高一呼,应者云集。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行了。在调研文章中好大喜功,急功近利;吹牛拍马,虚报浮夸;当事后诸葛亮等,都是千万要不得的。然而,如能站在时代潮流前列,主动与时俱进,当然是好事,可以尽力而为。不过,那也还是要以平常心对待,才会更好。 三、调查研究与时俱进的途径和方法 从我学习和实践调查研究50多年的体会和感悟看,调查研究与时俱进的途径和方法,一要牢固树立“四立”目标;二要熟练掌握和运用“四法”;三要敢于和善于说好“四话”;四要灵活应对,万变不离其宗。统括地说就是“四四四万(也叫 “三四一万”)”途径和方法。具体讲: 第一个“四”是牢固树立“四立”目标,简称树“四立” 我提出这个“四立”,在拙著《创新调研写作三十六讲》的封面正中位置整齐排列为:调查研究是公务员安身立命的基本功,谓之立命;把调研当作自己终身的事业,此缘为立业;调研淡薄名利,宁静致远,故而为立法;著作等身,传之后世,称之为立言。这“四立”的概括为该书序作者中国公文写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岳海翔研究员结合我已经问世的调研著作所做。原文为:“四立”之首为“调查研究是国家公务员安身立命的基本功”,他称为“立命”;第二是“立业”,系指他把调研当作自己终生的事业;第三是“立德”,即以调研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第四是“立言”,即他在长达50年的从业经历中,累计撰写调研文章1000篇,公开发表近半,出版调研文集(含与人合著)6部,论著3部。 我之所以把它列为调查研究与时俱进途径和方法的头条措施,主要是考虑到较长时期以来,几乎是所有专题或者附带研究调查研究的论著、教材及单篇论文、论点等,总是简单强调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等老生常谈,对调研者整体和个体的素质提高很少涉及,均属隔靴搔痒,所以收效甚微。所以,我特意建议大家树“四立”目标,把调研及其写作当作自己的终生事业,做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把调研与调研者做人做事做官紧密结合;把调研工作总结和调研人生总结紧密结合,鉴古察今,释疑解难;透视人生,走向未来,首先在做人、做事、做官上与时俱进。 第二个“四”是熟练掌握和运用“四法”,简称用“四法” 这“四法”,是从我结合自己调研及其写作50多年实践经历经验和传统调研及其写作理论独立创新的20多个调研及其写作方法中,挑选出的五官四股体脑并用调查法(简称体脑法)、搜集资料的“四个一切可以”法、三分二化法和与领导同层思维法等四法。 前边树了“四立”目标,接着就应该配之以好的方法。我挑选的这四法,前2个是调查收集资料的,第3个是分析研究问题的,第4个是如何多层次思考建言献策的,比较配套。 体脑法是最原始的方法,也是最管用的,不可或缺,又无可替代的最重要的方法。集中体现了调查研究的腿勤、嘴勤、眼勤、手勤、脑勤的重要性。“四个一切可以”,就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采用一切可以采用的手段,寻遍一切可以寻找的地方,访谈一切可以访谈的对象,真正做到了这“四个一切可以”,就再没有调查不深入的了。 三分二化法,就是横分门类,纵分层次,在时间上纵分时段,加上量化、细化,可说是调研写文章、读文章、评论文章的一把万能钥匙。调查用它分细、分好,并列出提纲可能深入调查。研究用它分细、分好,列出提纲,就可能研究得严丝合缝,滴水不漏。真正的调研写作能力,主要就在于划分得科学不科学,完整不完整;划分得好,才能综合得好;分好了,合好了,才能写出好文章。读文章,评论文章,也可采用三分二化法。不论怎么权威的、高水平的分条列目的文章、报告、讲话、文件,法律法规材料,经过三分二化分开来一看,划分科学不科学,结构严密不严密,内容充实不充实,观点材料配套不配套,一清二楚。 下面说说与领导同层次思维法。我提出这个方法是1988年,作为在武汉城建学院学习培训的结业论文提交给老师的。1990年在《秘书》杂志发表。它对我们如何当好参谋助手十分有用,可以启发我们如何“提起笔来,我就是书记、市长;放下笔来,我就是领导参谋。”我只提这四法,并不意味其它方法没有用,尤其并不意味数十种传统调研及其写作方法没有用,只要能够综合运用就更好。 第三个“四”是敢说、说好“四话”,简称说“四话” 这个“四话”,即实话、真话、新话、直话。 (一)什么是实话?在“四话”中,实话可能最好解释。它就是实话实说,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说话,一是一,二是二,是什么,就说什么,绝不添枝加叶,也不藏着掖着,遮遮掩掩。它是讲真话、新话和直话的基础和前提。任何一个民事行为主体都应该有能力、有责任弄清事实,明白事理,实话实说,并且说到做到,把实话实说当作自己做人、做事、做官、做高官、做皇上、做元首、做领袖等,说话、写文章的基础和底线。否则,你就做什么都不配,都不算合格。 (二)什么是真话?这可能比较复杂。讲真话以讲实话为基础,要讲自己的真实想法,即是心里是怎么想的,对客观事物怎么评价,怎么对待,是赞成,还是反对,都实实在在,合盘托出,无丝毫隐瞒和保留。很长时期以来,对于讲真话的问题,一直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议论:一是说讲真话难,二是说听真话难。说讲真话难的,一般是基层干部和普通群众;说听真话难的,主要是领导干部和高层领导以至最高统治者。在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除了极少数真正的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