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0

一位机关材料员的工作手记,分享写材料的那些事儿

摘要: 佛法常说缘,只度有缘人。老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各人。又有话,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说来说去,就是干什么事情,它有个机缘在。师傅们说的,悟性。某些人对某些事就是比别人理解得快些,上手快些,这就是有 ...
文稿修改演播室

刚开始写材料的时候,总是写不长,寥寥数语已经词穷,挠破头皮也写不出花来。于是,那时候看到大部头,看到洋洋洒洒数千言的打材料心生艳羡,好生佩服。不管内容如何,字多、量足,不明觉厉。

随着接触得多,从信息简报开练,到总结汇报讲话稿不断地写,有了一些积累之后,对于如何把材料写长已经很熟稔,凑字数已经是小case了。手中常持“无中生有”牌,充水、加料,也是熟练技能。这时候拿出一份分量足的材料已经不感到头大了。大笔、大吹之名在外,颇有些自得,文风浮夸而不自知。这个时候以多为美,以长为能,实在的东西却没有多少。

这里有个人认知的问题,同时也是体制中文风浮夸的写照。接触到的材料,也常常存在这样的问题,过长,过虚,空有花架子,华而不实。文风问题由来已久。八项规定之后,改文风会风。材料的导向已不追求长、多,而是向实、短、精转变。很多汇报、总结都限定字数。但是一些单位上报材料还是不能领会精神,依然故我,洋洋洒洒一大堆,四平八稳,满汉全席,让人哭笑不得。甚至有些单位打回去要求删减重写,回复说臣妾做不到。

写短比写长更难?确实。要在有限的篇幅,把问题说清楚,成绩说到到位,更加考究功夫。更加需要思考和提炼。所以,偷懒的做法常常是堆叠,东北大乱炖。但是,作为材料员,我们应该追求写短文、说短话,用最适合的篇幅把问题说清楚。

从短到长,再回归短。这就是常说的“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的过程。很难,但值得追求。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说点什么...

已有0条评论

最新评论...

本文作者
2016-4-3 19:45
  • 4
    粉丝
  • 2429
    阅读
  • 0
    回复
作者其他文章
资讯幻灯片
热门评论
热门专题
排行榜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