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材料当中,可能讲话稿是最不好把握的。能不能拿起材料,很大程度上看会不会起草讲话稿。领导讲话稿的范畴很广,泛泛来说,凡是领导张嘴要讲而要打稿的,都可以说是讲话稿。常见的有各种会议的讲话、汇报、述职、主持,发言,如此种种。
最常见的还是出席各种会议的讲话。通过领导的讲话来布置工作、统一思想、以示重视。很多会议,领导讲话就是主要议程。所谓开会,就是让领导把讲话稿念一篇。有可能还同时印发讲话稿。讲话稿的重要性不言自喻。
笔者当年还是懵懂少年,刚接触材料工作不久,有一次要召开部门年终会议,我按照上级印发的会议精神起草了领导的讲话稿。领导看了后,对我说,很正式,就是少了点东西,少了点感情。我那时候摸不着头脑,上级材料也是这么个弄法啊?按照领导的意见,我又去改了下。现在想来,也是不符合他的期望的,只是领导并不强求,没有让我继续改。等到开会的时候,我才明白到底缺了什么。他讲起了来到单位心里的感受,通过一段时间的共同工作和大家的感情,和对大家的期许。这些都是一些比较带感情的话。说完后,他才念起我起草的那些正儿八经的所谓讲话。 这些就是领导想要表达,而我在讲话稿中缺少的东西。 当时对我触动很大。现在想来当时刚接触材料工作,没有太多机会接触更多的讲话材料,只能依样画葫芦,所以对讲话稿的理解还很肤浅。直到后来看多了各种领导各种场合的讲话材料,我才发现,原来讲话稿也可以各有特色、摇曳多姿。起草讲话稿,是真正带着脚链跳舞。它没有固定的风格,不必固执于固定的格式,只是把领导想要说的、想要强调的观点说出来。能够妥善的阐述领导意图,推动工作,一篇讲话稿就立起来了。
所以,起草讲话稿。很重要的原则是表达领导想要表达的。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脚踏西瓜皮、写到哪里是哪里。站在领导的高度、领会领导的意图,用领导的话讲出来。要讲什么?如果领导直接交待了主要观点,按照这个框架放内容就行。有可能的话,可以询问清楚主要观点。要么,就靠平时的积累了。领导关注点在哪里,他可能想表达哪些观点。平时有关注、有思考的话,写出来可能就差不多。这点很重要。毕竟很多时候,领导并没有时间跟你说得很清楚。很多东西需要你去发挥。而这个发挥,只是让你揣摩上意,合理合规加以表达而已。
讲话稿写得怎样?谁讲话谁说了算。所以,一定要摆正位置、替人码子,不必固执于自己的趣味。讲话者平时有什么样的观点、喜欢用哪种句子、哪些词句,起草讲话稿的时候,结合实际,按照他的习惯用上。爱引经据典的,那就多点引用。喜欢诗词的,加点料。总之,要符合领导一贯的风格。 而作为起草者的你,就要做到像泰戈尔的诗歌里写的,天空没有鸟的痕迹,但是它已经飞过。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