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句古诗从某方面来说,恰好是材料写作中变与不变辩证关系的写照。做好材料工作,需要辩证的把握好材料处理的变和不变。 材料写作中有很多不变的因素。汇报、总结、意见、通知等体例的惯用结构,常用的逻辑推进、布局谋篇的方式等等,这些属于材料写作中的重要遵循,万变不离其宗。属于规范类的、格式类的、惯用法的,都是起手式、基本功。又比如一些材料的积累。拿一个部门来说,部门的历史沿革、发展轨迹、过去取得的成绩、主要业务工作等素材,这些材料理应放在材料库中,按需调用,拿来就用。材料越写越顺溜,就是掌握到了规律,熟练地调用这些不变的格式、范例,心中熟悉各种基础性材料素材,出口成章、下笔成行。 材料写作中也有很多要变的因素。斗转星移,时过境迁。事物在不断的变化发展。工作在不断推进。材料的写作也在反映着大时代、小背景、中心工作、当前进度、存在问题、今后打算的变化和发展。这些都是密切相关的。如指导思想的变化,需要用心留意有没有新的提法。大到中央的指导思想,当前诸如新常态、“四个全面”等等,小到当前的主题主线,再到部门线条的主要目标,乃至部门领导的惯用说法。这些都要紧扣时事,亦步亦趋。若是年年那么几句话,就太那个了。像周星驰电影《九品芝麻官》庭审中的一个桥段,用前朝的尚方宝剑来斩今朝的大臣,你是几个意思? 写好材料就是要把不变的部分用得越来越熟练,使之成为三板斧,按需调配,随时调用,同时,把握好变化的部分,贴近时代背景、贴近主题主线、贴近工作实际,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构成一篇好的材料。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