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0

《秘书学概论教程》案例分析材料

摘要: 序 第一编 秘书学与秘书专业 第一章 秘书学 第一节 我国秘书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 秘书学的对象、内容和性质 第三节 秘书学的学习和研究方法 复习思考题 案例分析 第二章 秘书专业 第一节 我国秘书 ...
文稿修改演播室


第十一章  秘书工作的管理

  复习思考题(5题)

 

  1.能否以领导满意作为评价秘书工作的惟一标准?为什么?

  2.试述秘书工作管理科学化的含义。

  3.如何搞好秘书队伍的建设?

  4.秘书工作的管理应该建立哪些制度?

  5.当好办公室主任要注意哪些问题?

 

  案例分析(1则)

 

  阅读下面的材料,讨论后面的问题。

 

怎样看“‘秘书门’事件”?

 

  2006年4月7日晚,EMC大中华区总裁陆纯初回办公室取东西,到门口才发现自己没带钥匙。此时他的秘书瑞贝卡已经下班。陆试图联系后者未果。数小时后,陆纯初还是难抑怒火,于是在凌晨1时13分通过内部电子邮件系统用英文给瑞贝卡写了一封措辞严厉的“谴责信”:

 

  “我曾告诉过你,想东西、做事情不要想当然!结果今天晚上你就把我锁在门外,我要取的东西都还在办公室里。问题在于你自以为是地认为我随身带了钥匙。从现在起,无论是午餐时段还是晚上下班后,你要跟你服务的每一名经理都确认无事后才能离开办公室,明白了吗?”(事实上,英文原信的口气比上述译文要激烈得多)。

 

  陆在发送这封邮件的时候,同时传给了公司几位高管。

 

  面对总裁的责备,瑞贝卡两天后用中文回复了一邮件,其中说到:

 

  “首先,我做这件事是完全正确的,我锁门是从安全角度上考虑的,如果一旦丢了东西,我无法承担这个责任。其次,你有钥匙,你自己忘了带,还要说别人不对。造成这件事的主要原因都是你自己,不要把自己的错误转移到别人的身上。第三,你无权干涉和控制我的私人时间,我一天就8小时工作时间,请你记住中午和晚上下班后的时间都是我的私人时间。第四,从到EMC的第一天到现在为止,我工作尽职尽责,也加过很多次班,我也没有任何怨言,但是如果你们要求我加班是为了工作以外的事情,我无法做到。第五,虽然咱们是上下级的关系,也请你注重一下你说话的语气,这是做人最基本的礼貌问题。第六,我要在这强调一下,我并没有猜想或者假定什么,因为我没有这个时间也没有这个必要。”

 

  这封咄咄逼人的回信,瑞贝卡同时发到“EMC(北京)、EMC(成都)、EMC(广州)、EMC(上海)”等各网站。EMC中国公司的所有人都看到了这封邮件,瑞贝卡的做法最终为她赢得了“历史上最牛女秘书”的称号。

 

  邮件被转发出EMC后不久,陆纯初就更换了秘书,瑞贝卡也离开了公司。

 

  无论是邮件附加的个人点评还是BBS上的讨论,力挺瑞贝卡的声音都超过了八成。

 

  对此事件的一种解读是:这是中西文化的差异造成的冲突?

 

  陆纯初,男,新加坡人。EMC公司大中华区总裁,统管EMC在中国的所有运营业务。瑞贝卡是他的高级秘书。据悉,陆拥有新加坡大学工商管理学位,是名资深的IT专业人士,也曾出任IBM、西门子等知名国际企业的高管。在赴EMC履新之前,他曾担任甲骨文大中华区总裁。

 

  瑞贝卡用中文回复英文邮件的做法被认为“是两种文化的故意对抗”。一位在邮件中留下地址的西门子的YANGQING小姐对记者说:适应不同文化的管理方式应该是进入外企的中国人的必修课,“总之无论在哪里,都甭想和老板争论”。

 

  邮件迅速传遍全国,对此现象,知名企业文化研究专家孙虹钢说:“每一个转发邮件的人内心都在欢喜,仿佛骂的是自己的老板”,这个秘书反应有点过激,她违反的是明规则而不是潜规则,“毕竟任何企业的游戏规则都是老板定的”。

 

  瑞贝卡这种做法看上去十分过瘾,其实相当不职业。她今后找工作会很难。一封邮件抄送那么多人,这种方式必然造成不和睦。难道没有其他方式可以沟通吗?这种方式对当事人没有任何好处,职场中无人会接受。

 

  这封邮件几天内传了几千人,全国外企圈子都知道了。这是为什么?“说白了,人们在职场中的心态不好,很多人都很郁闷。比如,工作不开心、才华得不到施展、上司没本事却要管自己、投入产出比不合理、和老板关系紧张……这时候,如果有人出来攻击老板,那一定是解气的。每个人在转发邮件的时候,说不定都在幻想着有一天骂自己的老板。”

 

  2006年5月10日,深圳商报报道:《EMC陆纯初离职双输收场,女秘书事件教会宽容》。

EMC公司大中国区总裁陆纯初的离职为“女秘书事件”划上了句号。这场沸沸扬扬的风波,最终以当事人双输收场。

 

  瑞贝卡在网络上赢得了“史上最牛女秘书”的称号,因为她用一封咄咄逼人的邮件回复总裁,并让EMC中国公司的所有人都收到了这封邮件。这种做法看上去十分过瘾,事实上相当不职业。

 

  面对大中华区总裁的责备,一个秘书应该怎样应对?一些在外企工作多年的人士说,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同样用英文写一封回信,解释当天的原委并接受总裁的要求,语气要注意温婉有礼。同时给自己的顶头上司和人力资源部的高管另外去信说明,坦承自己的错误并道歉。

 

  一个大中国区总裁,因为一封没有充分考虑措辞是否严谨的工作邮件,落得离职;一个女秘书,因为一个意气之举,可能会结束职业生涯;一个公司内部矛盾,因为网络的迅速传播,使公司陷入公关旋涡,或多或少影响到公司名声和业绩。一个简单的企业内部事件,最后导致了社会成本的巨大浪费。

试想,如果女秘书和老板把冲突以私密方式沟通和解决,如果双方都能以更职业的心态对待工作,处理上下级关系,“史上最牛女秘书”事件可能就不会发生。

(材料来源:互联网)

 

  (1)这件事情涉及到对秘书工作的评价问题。撇开信件本身,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你认为贝瑞卡原来工作干得如何?

  (2)你对事件中女秘书的做法有何评价?对总裁的做法有何评价?谁的过错更大?

  (3)从秘书人员管理的角度看,该公司是否存在一些问题?

  (4)有人说该事件反映了中西文化的差异,此说法有道理吗?

 

  案例分析提示或参考答案

 

  (1)从材料本身看,贝瑞卡的秘书工作干得不错,总裁也没有对她平时的工作提出批评。

 

  (2) 学生可能会做出不同的评价。下面的分析仅供参考:

  女秘书平时工作干得还不错,所以除非先有“秘书必须在下班时间内不关手机”的约定,贝瑞卡在写信之前并无明显过错。至于她是否应该写措辞激烈的回信以及是否应该在网上公开,要看她是否打算在该公司继续工作下去。如果为了个人尊严不打算在这样的领导手下干下去,则她的做法对于领导应该意识到尊重秘书的人格和尊重秘书在工作之余自由处置时间的权力,可能是有益的;如果她不打算离开该公司,其举动就是不明智的,但这仅仅是具体做法的欠缺。

  总裁在秘书并无明显过错的情况下,向秘书写了那封措辞很不得体的信,缺乏对秘书人格最基本的尊重,因此事件中总裁的过错更大。这件事给该公司造成的负面影响,他是要负主要责任的。

 

  (3)从秘书人员管理的角度看,该公司似乎对秘书工作的基本职责并没有明确规定。例如秘书在下班时间是不是必须开通手机、领导召见是否必须随叫随到等等,总裁的理解与秘书的理解就是明显不同的。另外,总裁对秘书工作的评价标准似乎也有问题。

 

  (4)中国员工在外资企业工作,当然存在中西文化碰撞的问题。但是这件事情好像扯不到中西文化差异上来。如果硬要说有文化因素影响的话,女秘书的维权意识更像是西方民主文化的影响,而总裁缺乏平等意识,对秘书不当批评,则更像是受中国传统文化中等级观念的影响。但提出“该事件反映了中西文化的差异”一说的人似乎认为女秘书的行为是中国文化造成的,这恰恰理解反了。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说点什么...

已有0条评论

最新评论...

本文作者
2012-5-16 08:45
  • 4
    粉丝
  • 16685
    阅读
  • 0
    回复
作者其他文章
资讯幻灯片
热门评论
热门专题
排行榜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