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编 第十六章 中国古代秘书工作
复习思考题(2题) 1.中国古代秘书工作中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教训? 2.简述中国古代公文文风的演变过程。 案例分析(1则) 下面一段文字是对“中国秘书工作产生于阶级和国家出现以后”观点的论述。 秘书工作是随文书的产生而出现的。探讨中国文书的起源,必须紧紧抓住两点:一是中国文字的出现,二是中国阶级社会的出现。因为我们这里所说的文书,是指国家和阶级集团的公务文书,它的出现,不但是在有了文字以后,而且是在有了阶级统治以后才有可能……有了文书,必有拟制、处理、保管文书的人,这样就逐渐出现了各种秘书工作官吏和不同层次的秘书工作人员,进而设置秘书工作机构,并形成秘书工作制度。 (1)论者把“文字的出现”作为秘书工作产生的前提条件。请用本书有关秘书的定义、秘书工作的内容等理论,分析以上论证是否严密。 (2)再想一想:我国历史上契丹族建立辽国(公元916年)、女真族建立金国(公元1115年)时,都还没有发明文字,他们建国过程中是否存在秘书工作? 案例分析提示或参考答案 (1)秘书是为领导提供辅助管理、综合服务的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工作人员。秘书的工作除了文字工作、文书工作、档案工作等等直接与文字材料相关的工作外,还有诸如协调、督查、值班、接待等丰富内容,并不直接与文书工作有关。因此,文字的产生只能是文书工作出现的前提条件,而不是秘书工作产生的条件。一些与文字材料没有直接关系的秘书工作,完全有可能先于文字材料出现。 (2)建国过程中必然有许多具体工作需要人辅助,也就是说有了类似于今天秘书工作的一些事务。这恰恰可以说明:秘书工作先于文书工作而出现,不但在理论上是成立的,而且得到史实的证明。 (案例分析的关键是对“秘书”和“秘书工作”的界定。假如将秘书定义为“撰写文稿或管理文书、档案的人员”,将“秘书工作”理解为“撰写文稿或管理文书档案”,则“文字的出现”确实是秘书工作产生的前提条件。但是上述定义和理解并不符合现代秘书学对“秘书”和“秘书工作”的界定。)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