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秘书工作的宗旨、原则和基本要求 □□复习思考题(4题) □ □□1.为什么说“三服务”是秘书工作的宗旨而不是秘书工作的指导思想? □□2.明确秘书工作“三服务”宗旨有何意义? □□3.何谓“原则”?秘书工作的原则有哪些? □□4.结合秘书工作的内容和秘书工作的作用,谈谈你对秘书工作的基本要求的理解。 □□案例分析(2则) □□1.下面的文字是根据《半月谈》上的一篇报道改写的。请认真阅读后思考后面的问题。 □□一次,江西省抚州市委书记到××县农村调查,看到乡政府墙上辟有一块评“三户”(双文明户、五好家庭户、遵纪守法户)宣传栏。栏里公布了对未评上“三户”的农民的“十一条限制性措施”,其中规定:那些落选户在家庭成员入党、入团、招工、提干、参军,各类经济项目的承包,宅基地的批准,生育指标的安排以及“农转非”、集体福利待遇、民政补助等方面,都要受到限制。乡镇干部汇报反映,这次评“三户”活动有利于解决平时工作中不称心、不顺手的一些难题,是一次“整治不听话的农民的好机会”。一些有缺点、毛病的农民则反映,他们害怕当落选户,感到惶恐不安,压力很大,担心遭受歧视,要求上级领导给出“十一条措施”的根据。 □□市委书记在调查中还了解到,这明显违反宪法精神和党的政策的“十一条限制性措施”,原来出自县委的“红头文件”。它的出笼经过是:县委办公室在调查评“三户”活动情况时,有乡镇汇报他们创造的“有奖有罚评三户”经验,而所谓的罚就是几条限制。秘书调查后整理了一份调查报告,建议县委推广该经验,并将限制性措施明确规定为“十一条”,经县委常委会讨论形成了正式文件。此文件也曾按照规定报送市委办公室。 □□市委领导及时纠正了该县委文件的违法内容。 □□□□(材料来源:《半月谈》1991年第4期) □□(1) 以上材料中披露的县委“红头文件”出现明显违法和违反党的政策的内容,其原因何在?与秘书部门的工作有何关系? □□(2) 在上级党委纠正了县委文件中的错误后,该县秘书部门从中应该记取哪些教训? □□(3) 假如该错误文件造成了严重后果(如矛盾激化引发村民骚乱),秘书部门要承担责任吗? □□2.以下材料介绍了一位资深秘书的一次“沉痛教训”,你能从中得到一些收获吗? □□田真同志自17岁到西柏坡中央办公厅从事秘书工作一直到离休,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秘书工作者。谈起秘书工作的经验,他体会最深的就是在中央机关“秘书工作无小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因此在工作中一定要认真负责,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否则稍一疏忽,就可能给工作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他说:“在这方面,我们是有过沉痛的教训的。” □□1953年,中央批转由毛主席亲自修改签发的一份文件,文件批语是毛主席用铅笔写的,文件由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传阅后,经办部门为了保持主席手稿的整洁,便将主席的批语重新打印了一份,后来以中央文件形式下发。过了一段时间,毛主席发现文件中的“付诸施行”印成了“讨论施行”,便打电话来查问究竟,经查原来是打字员将手写的“付诸”二字错打成了“讨论”,两字之差意思相去甚远。为此毛主席特地要求中央办公厅发一专门的更正通知,并说嗣后一定要校对清楚,不要再错。这件事使田真深受震动,深切体会到做秘书必须精心细心,绝不可粗心大意。 (材料来源:《秘书》2007年第6期,李文娟文) □□(1) 请结合本材料中的具体事例,谈谈你对“秘书工作的基本要求”的理解。 □□(2) 材料中提到的“付诸”和“讨论”两字字形非常相近(尤其是手写体),而意思相去甚远。请想想看它们的意义差别何在?如果不发文纠正,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呢? □□(3) 再想一想,造成上述错误的原因除了打字员粗心大意外,是否还有更深层的原因呢? □□案例分析提示或参考答案 □□案例1 □□(1)县委办公室秘书政策水平不高,法纪观念淡薄,他们看不出所谓“经验”的违法性,反而当作正面经验向领导报告,并提出了推广该经验的建议。县委领导也存在相同的问题。 由于该文件曾经按规定报市委办公室,而市委办公室没有及时发现文件内容的违法性,反映了市委办公室工作的疏漏(没有认真看过该文件),或政策水平有限(看过但没有发现它的违法性)。 □□(2)无论是政策水平有限,还是法纪观念淡薄,将明显违反法规精神和政策规定的做法作为正面“经验”推广,都值得深思。此事说明秘书人员的法纪观念和政策水平对于做好秘书工作的何等重要。县委领导和市委办公室也应吸取相同的教训。 □□(3)由于县委红头文件是经县委讨论形成的,如果引起严重后果,秘书部门都不必承担法律责任。但是,事情的起源跟秘书人员的政策水平有限和法纪观念淡薄有关,因此秘书部门也有一定的道义上的责任。 □□案例2 □□(1)秘书工作的基本要求是主动、高效、准确、保密。案例通过具体事例主要说明了“准确”这一要求。 □□(2)“付诸实施”就是同意了文件的内容,不需要再讨论了。而“讨论实行”则表示对文件内容持有疑问,应该经过进一步认真讨论后才能行文。如果不发文纠正,领导同意的文件就不能及时得到贯彻执行,而这有违领导人的本意。 □□(3)打字员粗心大意仅仅是发生差错的外部原因,深层次的原因可以从两方面来思考。一是文件的审核关没有过好,二是当事者缺乏水平,对领导的意图不理解。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