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0

回顾近四十年秘书生涯

摘要: 我于1951年入伍,至1992年1月退休,曾先后做过业余“秘书”(1951~1954),兼职“秘书”(1955~1957)和公社秘书(1958~1963)。1963年10月入党,同年11月调临澧县委办公室从事文秘工作。1982年2月,常德行署任命为临 ...
文稿修改演播室


 
  1963年11月,公社党委副书记涂顺华给我谈话:“接县委通知,调你去县委办公室工作,……。”当时一惊,怕听错了。当晚通宵未眠,反复想:这是真的吗?一个小学未毕业的人能调进首脑机关吗?怀疑?!激动!兴奋!几天后,公社党委派专车送我上县报到,连我的行李、自行车、玻璃写字板随车运到县委办公室,受到主任陈方柏(后任县委副书记),秘书熊代东的热情接待,和其他同志一样也给我安排一间不足14平方米办公兼宿舍的房间,设备有一张木床,一张三屉办公桌,一张卷柜,后因收汇报,安装一部手摇电话机,再加上我那块心爱的写字板,室内就很可观了(写字板至今保存完好)。我从调进县委机关,直到1992年1月退休,在机关大院一住就是二、三十年。院内的大会堂、青楼房、办公室和假山,乃至一草一木都很熟悉,每次到政协机关领退休费,总要到处游览一下,确实旧景难忘啊!
 
  县委办公室围绕县委的各项工作部署,收集情况,反馈信息,纵横联络,出谋献策。当时县委对农村春插、夏管、秋收、冬播和抗灾抢险抓得很紧,同志们都能适应这种紧张、繁忙的环境,超前服务。只讲效果,不讲困难;只讲任务,不讲条件;只讲工作,不讲享受。从教育系统调来的张荣锦、张荣涛,吴贵顺、马先松等几位同志,文字功底深,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对我这个“乡野村夫”启示很大,虚心向他们学习,取长补短。荣锦同志从县委宣传部调到办公室,虽是一般干部,但他对工作认真负责,无论县领导还是同事,都亲切称他为“张负责人”。办公室系统有少数人认为秘书工作没出息,吃苦不讨好,批评多,表扬少,不乐意干这行。我曾在县委办公室召开的公社秘书会议上,用亲身经历,满怀激情地讲如何热爱办公室岗位、从事秘书工作的体会和光明前途。认识到办公室是生产精神产品的“车间”,培养人才的“摇篮”。凡从县委办公室调走的干部,大多数担任了省、地(市)、县的重要领导职务。凡从事办公室秘书工作的,有的一干就是三、五年,甚至十余年,从不为“官”位吸引。如果组织上提拔你,又何尚不为之高兴呢!但决不找领导“要官”、“跑官”。张荣锦同志到1975年12月才提为县委办公室副主任(1981年兼县档案局长)。说来凑巧,1983年1月,我任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时,和张荣锦同时被评为1982年度常德地区先进工作者,同时出席全区劳模代表大会。
 
  1983年11月,县委书记韩林安给我谈话,调县政协任秘书长兼县委统战部副部长,我喜之不胜。“秘书不带长,放屁都不响”,这下“官运亨通”,当了两“长”,工作热情空前高涨。这时,我被抽调到九里乡搞换届选举,除按县人大部署,一步一步地分段完成选举任务外,我把将在1984年4月召开的县政协首届一次全会的文件(报告、决议、开幕词和县委书记讲话)起草任务,带到乡政府挤时间撰写完毕。同时,在同心村搞试点,总结、撰写该村党支部学习中央(1984)1号文件,发展商品生产的典型经验,县委书记韩林安看后很满意,安排我在全县三级干部大会上做典型发言。1984年4月在县政协首届一次全会上,当大会主席团宣布“莫家财同志当选为秘书长”时,心里有说不出的兴奋。“秘书长”三个字是我从入伍起,做了近四十年秘书工作才获得的“官衔”,尤为珍惜。尽管退休后,每次写什么材料,末尾总要在括号内写上“县政协原秘书长”。真是爱到老,写到老啊!我除专职爱好秘书工作外,业余爱好就是看荆河戏,为振兴荆河剧种摇旗呐喊,撰写戏剧史料和剧情评论。有人说我毕生只有两个瘾:一是做秘书工作瘾,一是看荆河戏剧瘾,是多么确切的评价。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说点什么...

已有0条评论

最新评论...

本文作者
2012-5-22 06:12
  • 4
    粉丝
  • 2849
    阅读
  • 0
    回复
作者其他文章
资讯幻灯片
热门评论
热门专题
排行榜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