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0

《秘书写作教程》

摘要: 绪 论 大哉,秘书写作!中华文明五千年,精神基因谁承传?秘书写作。 一、中国秘书写作三大浪潮 史书共认,五千年前,黄帝征战,一统华夏,史官苍颉辅佐。这就是说,第一个有名有姓的秘书、或者说我国秘书的祖师爷就 ...
文稿修改演播室

第十二章  秘书文学创作

 

 

第一节  自由诗歌

     一、诗歌概论

     1 .学习意义。谁不喜爱诗歌,就是不想生活了,或者活得低级。因为,诗歌直接地集中地表现了个体生命心灵深处的超越性追求。按照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核心--人的意识有本我、自我、超我三个层次的理论,诗歌本质上表现的是建立在、或者说辩证统一于人的意识最深处的本能之上的超我追求。 这种追求,尼采称之为“生命意志”、“权力意志”,柏格森称之为“绵延”,西方现代艺术理论家称之为“原始生命力”,社会生物学称之为“基因传播”。 我们应当称这种追求是在短暂的人生中对于实现无限意义的追求。 只要一个人有了这种追求,那么就会有诗意--有了追求,就会有与现实冲撞的痛苦,仍然追求,以至于痴迷、变态,形诸于文字,便是好诗。这就是诗歌的奥秘。 每个人本质上都是需要诗歌的。

     2.诗歌具有永久的审美价值。对于诗歌作者来说,还有一个隐秘:诗歌具有永久的审美价值。为什么呢?这就要联系人类的二大认识形式以及二种思维的不同:艺术与科学。科学是真实准确的片面,以分析等抽象思维为主,不断发展; 这就是说过去的永不再有价值,永远达不到但又追求生命的完美,即求真、求普遍。 而艺术则是生命的艺术表现,是一个完整的艺术生命,一下子就达到了目的,并且永远活着,即求美,求独创。原始的艺术今天活着,原始的技术如弓箭今天已经不再使用。不过今天,我们应在与科学认识辩证统一的基础上创造新的艺术生命。

     3.诗歌是文学的最高形式。文学体裁一般采取四分法:小说,诗歌,散文和戏剧。人们普遍认为,诗歌是最高的文学形式。仅从时间上讲也是这样,诗歌产生最早,而且将一直发展下去。古人不重小说而重诗。黑格尔把艺术分成一个渐进的梯形, 诗歌只不仅次于音乐的艺术形式。最好的文学作品中都有诗意。 我们可以比较鲁迅和茅盾的小说。茅盾的小说理性太强,就象报告文学,缺少诗意。而鲁迅的小说沉浸在一种深沉的情绪氛围中,带有自己生命深处痛切的体验。 仅仅语言就很有风格,似乎每个字都有非常深广的含义。他的小说是另一种形式的诗。《红楼梦》也是这样。

     4.诗歌与人类相始终。我国最早的诗歌据说是“断竹,续竹。飞土,逐肉。”最早的诗歌集是孔夫子为教学而编辑的《诗经》。孔夫子可谓校园文学的开山鼻祖。完全可以断言,诗歌将伴随人类生存下去。这是因为诗歌的历史是美的历史,是通过提高个体生命的层次来美化和完善人类生命的完美史。我们应当为其贡献自己的心血甚至生命。

    5.对诗歌的态度。历史上对诗歌的态度可以分为两种,即东西方两种。西方人推崇个人主义,主要的态度是对个体生命的独特表现--诗歌更为赞美。 突出表现是给诗人戴上“王冠”,常常称诗人为“诗王”。就象台港以及近年大陆出现的歌星的“追星族”、“发烧友”一样,人们崇拜年轻的拜伦。 也有对诗歌不大欣赏的态度。如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将诗人驱逐出去。东方人主要指中国人,对诗歌的态度,一言以蔽:表象崇尚诗歌,实际利用工具。 一是中国诗人中有所谓的“诗仙”、“诗圣”、“诗鬼”, 却无人敢象现代台港人称歌星和影星为“影帝”一样称诗人为“诗王”或“诗帝”。可以说中国文学是“臣妾文学”、“美人--皇后王妃文学”,文学家的人格受到压抑。 二是中国文学基本上围绕和附属于政治。从屈原这一最早的个体作家算起,诗歌最高峰上的李白、杜甫,以及绝大多数诗人都无不期望在政治上有一番作为。有着仙风道骨的李白,一生都想在政治上作出一番象姜太公一样的大事业。他因为政治而喜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因为政治而颓丧--“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因为政治而超脱--“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南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当然中国文学中还有一些“强人”或称“诗霸”一类,但人数很少,且在政治上实际地位也很高。 如曹操和毛泽东。

     我们的态度是,诗歌是新的人的生命表现,当然应当创作和欣赏。

     6.诗歌理论。诗歌理论体系分为四个重要部分:本体论,创作论,鉴赏论和诗人论。我们所学的主要是创作论,而且只是其中的要领和模式。

     古代中国诗人都遵从“诗言志”的最早的传统创作理论。而整体的诗歌理论则是孔夫子的“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怨,可以群”,即起到政治宣传以及教化作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其实是中国传统文艺理论在新形势下的发展,在特定的社会需要的情况下是正确的, 把文艺作为一项事业来说是正确的。不过,今天应当是百花齐放、同时又是抓住了诗歌本质的诗歌理论。

   二、诗歌定义

  1.诗歌定义举例。诗歌的定义多种多样,大略有言志说、缘情说、想像说、感觉说,法度说、押韵说、语言结构说、综合说等。这些定义可以说都是片面的,仅仅触及到了诗歌这一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质或者现象。

   2.传统定义的误解。言志说是我国古代最早的诗歌定义,延续至今仍然有不少人欣赏认可。《尚书·尧典》中提出了“诗言志”。自此以后,人们广泛认为它是诗歌的真正准确的理论认识。尤其是豪放潇洒的诗人们,无不以言志为自己诗歌创作的唯一主旨。 直至毛泽东在五十年代给陈毅的一封信中仍然认为是诗歌理论和创作的正宗。而他的诗歌也确实是“言志”的,气魄雄伟,有着前所未有的豪放潇洒。言志说抓住了诗歌的一种重要内容,即志。志,是一种人生对于事业尤其是在大部分情况下是对于政治事业的远大而又执着的追求。也就是说, 是一种特定的明显的心理活动。言志,对于诗歌创作来说在许多情况下是可行的。但是,整体的诗歌不仅仅言志,有的是抒情的,有的是写诗人别的心理活动的。因此,言志说虽然在一定意义上是正确的,但对于诗歌整体来说又是片面的。

     缘情说,在我国最早出现在陆机的《文赋》中,“诗缘情而绮靡”。这种认识得到了更多的赞同。特别是在写作教材和文学理论教材中,人们广泛认为这是诗歌最明显的功能。应当这样认为,抒情, 是诗歌的一种最重要的功能。但是,诗歌不仅仅有这一种功能,它还有其它的功能如反映社会生活的功能等。不能把这种功能以偏概全地当作诗歌整体的定义。只能说有许多诗歌是从感情生发的, 也有一些诗歌不是从感情而仅仅是从一种轻微的还未上升到感情的感受而生发出来的。例如西方现代派的一些诗歌。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说点什么...

已有0条评论

最新评论...

本文作者
2012-5-31 11:06
  • 4
    粉丝
  • 34723
    阅读
  • 0
    回复
作者其他文章
资讯幻灯片
热门评论
热门专题
排行榜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