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0

《秘书写作教程》

摘要: 绪 论 大哉,秘书写作!中华文明五千年,精神基因谁承传?秘书写作。 一、中国秘书写作三大浪潮 史书共认,五千年前,黄帝征战,一统华夏,史官苍颉辅佐。这就是说,第一个有名有姓的秘书、或者说我国秘书的祖师爷就 ...
文稿修改演播室

    【会意模式】一些诗行排列成抽象的图形,显示某种意义趋向。如《太阳下山》后半首的诗行排列,暗示钟声在大风中高低起伏。

    

                       

标题:

 

正文:

感情真挚

比喻巧妙

会意诗行

精致

中秋月

                    桑恒昌

    自从母亲别我永去,

    我便不再看它一眼,

    深怕那一滴泪水

    落

    下

    来

    湿了人间。

   【象形模式】诗行排列成中心形象的形状,成为象形图案。如法国诗人阿波利奈尔的《被刺杀的和平鸽》。 又如台湾诗人白荻的诗歌,犹如一幅山水画(诗行从右到左,字词从上到下), 比喻流浪者如远离山林湖水的一株丝杉。

  

 

第二节  格律诗词

“不学诗,无以言。”“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早在春秋时期,孔夫子就一力主张开展诗教,还亲自编写了文学课本《诗经》。自此后二千多年的政治教育,遵从孔孟之道,重视诗词文学教学。诗歌还被唐宋明清各代作为考试题目。不用说,这种统治教育所培养的官员大都能写诗填词。

到了“五四”时期,诗词退出文坛中心。但是,像鲁迅这样的现代大作家仍然写作诗词。特别是,毛泽东将旧体诗词的作用发挥到了高峰。今天,许多人尤其是退休者都在吟诗填词。诗词走向一个中兴阶段。

谁都知道,诗词的问题是内容和形式过于规范。内容,常常是“言志”的理性化情感;形式则是讲究格律。确有束缚思想的弊端。但是,诗词的形式是千年文学历史所提炼而成的精华,蕴含着民族生命生存延续的密码,凝聚着中国人的情怀和向往,必然地、也应当继承和发展。至于内容,正像一切文学一样,当然要表现当代人、具体在作者自己的生命状态,发展变化。其实,古代诗人的内容都有一定的变化。突出的有李商隐、李贺等,诗作简直是象征主义、印象主义主导的奇葩。女诗人,则多表现个性的感情生活,与统治思想格格不入。这就是说,极其精美而又可以吟唱的诗词,今天仍然有发展的广阔天地。

本书选择几种常见的诗词格律,给以简单介绍,并供依律写作。

需要说明,诗词有严格的格律要求,如押韵很讲究,有专门的工具书作参考。依著者之见,不必过于讲究,流于形式。关键是做人,因为真正的艺术是生命的即时表现。

最基本的要求是懂得平仄。平声,有阴平、阳平,即平声、上声,音符是“-”和“/” ;仄声,有去声和入声,音符是“\”和“ˇ”。书写时,平声又可用仄声的写作“”,仄声又可用平声的写作“”。


    

      

    

           

五律

        春望     杜甫

平仄,   国破山河在,

平平仄平     城春草木深。

仄仄    感时花溅泪,

仄仄平平     恨别鸟惊心。

平仄    烽火连三月,

平平仄平     家书抵万金。

仄仄    白头搔更短,

仄仄平平     浑欲不胜簪。

 

仄起式常见,首句不入韵为正规。

 

 

 

        

      

    

           

七律 

左迁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仄仄平平    一封朝奏九重天,

仄平平仄平   夕贬潮阳路八千。

仄仄   欲为圣明除旧事,

仄仄平平   肯将衰朽计残年。

平仄   云横秦岭家何在?

仄平平仄平   雪拥蓝关马不前。

仄仄   知汝远来应有意,

仄仄平平   好收吾骨瘴江边。

首句入韵为正规。

 

律诗8句,两句一联,有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每联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

讲究“粘对”。“粘”:后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必须跟前联对句第二字的平仄一致,平粘平,仄粘仄。“对”:每联出句和对句必须相反,平仄完全对立。

忌讳孤平和拗救。孤平:五律第一字、七律“仄仄平平仄仄平”句型第三字,必须是平声。拗句:是不依照一般平仄的句子。拗救,就是一个句子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然后在本句或对句的适当位置,把该用仄声的字改用平声,以便补救。                  

      

     

     

       

如梦令      李清照

平平仄   昨夜雨疏风骤,

平平仄   浓睡不消残酒。

仄仄平平     试问卷帘人,

平平仄   却道海棠依旧。

平仄           知否?

平仄           知否?

平平仄   应是绿肥红瘦。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说点什么...

已有0条评论

最新评论...

本文作者
2012-5-31 11:06
  • 4
    粉丝
  • 34727
    阅读
  • 0
    回复
作者其他文章
资讯幻灯片
热门评论
热门专题
排行榜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